病房角落躺着一个二十多岁的病人,脸色发黄,口唇发白。
床头的住院卡片写着名字“李美兰”。
齐落霞看到林远志,侧身让林远志走上前,然后微微一笑,道:“小林,真是不好意思,又是下班时间叫你过来。”
“没事,反正我这个时候也是从诊室出来,顺便过来这边看看那而已。这位李患者什么情况?”
齐落霞介绍道:“李美兰半个月前,在产科顺产,生了一个八斤大的儿子。母子平安。住院一个星期后,母子俩就出院回家了。结果回家不到两天,李美兰又被送来了,说她忽然得了怪病,没办法照顾儿子。”
“怪病?”
“嗯,有点类癫痫。发病的时候,浑身发麻,直冒冷汗,嘴唇抽搐,牙齿会咯咯作响,神志有时候清楚,有时模糊,而且她说会感到心悸,晚上睡不着。
送来医院后,做了几天检查,也没查出什么病因。当成癫痫治疗,也没明显效果,然后就送回了产科……可不知道病因,我们也没办法进行治疗啊。”齐落霞说道,“只能找你过来看看了。”
林远志问道:“病人是顺产?”
“对。”
“那出血多吗?”
“多,不过当时止住了。”
林远志点点头,然后上前给病人检查。
舌淡脉细,一副虚像。
林远志问封总:“小封,你《金匮要略》熟不熟?”
“熟!虽然不能完全背下来,但基本条文都能记住。”封总立即回答。
“那妇人产后病有几个?”
“《妇人产后病脉证并治》:新产妇人有三病,一者病痉,二者病郁冒,三者大便难。
新产血虚,多汗出,喜中风,故令病痉;亡血复汗,寒多,故令郁冒;亡津液、胃燥,故大便难。”
“你看病人现在是属于哪一种?”
“应该是病痉……痉是痉挛的意思,嘴巴肌肉痉挛也属于病痉的一种。”
“嗯,其实三大病,病因都是一样的,就是血虚。”
“林师兄,那这是属于刚痉还是柔痉?”
“如果按照《金匮要略》里的划分,无汗怕冷属于刚痉,不怕冷有汗出应该是属于柔痉。”
“那按照《金匮要略》里边的药方治疗就可以了吗?我记得好像柔痉是用栝楼桂枝汤。”
林远志说道:“楼桂枝汤虽然也能治疗,但是只用红枣补血白芍补阴,效果太弱了。这种气血大虚的情况,就要用到很俗套却很好用的——大全大补丸!”
“只要中成药就可以了吗?”
“对。大全大补丸药力稍微慢了一点,但还有一个见效快但是只能治标不治本的古拜散。”
“古拜散?我从来没听说过这个药方啊。”
“《医学心悟》里边的一个小药方,专治产后受风,只有两味药,就是荆芥穗和生姜。把荆芥穗磨成粉末,然后用生姜茶冲服。这个药方没办法补血补虚,但它起效快,能马上控制痉病的发作。”
封总立即拿出手机查找,找到以下资料。
《医学心悟》:古拜散,治产后受风,筋脉引急,或发搐搦,或昏愦不省人事,或发热恶寒,头痛身痛。荆介穗上为末,每服三钱,生姜汤调下。
“还真的只有两味药啊……”
林远志对着齐落霞说道:“齐主任,现在可以开药了。”
“这么快?那你快点开药。”齐落霞满怀期待地说。
林远志掏出从徐荣那里拿来的已经签名的处方签,然后写下十全大补丸和古拜散的药方,拍照发送给杨从容。
“半个小时内就会送药过来。”林远志说道。
“那就好!”齐落霞点点头。
那个一直没开口的女医生忍不住开口,问道:“那个,林医生……这种产后突发类癫痫的病,在你们中医看来,是很普通的病吗?”
林远志平淡地回答:“也不算普通,毕竟这种病会让人失去神志,而且会出现一些奇怪的肢体动作,不知道病因的家属当时八成都吓死了。
一些迷信的人神志以为是什么妖怪趁着产妇身体虚弱附身到产妇身上,请跳大神的来驱邪。
其实,病因很简单,血虚而已。生产的时候大出血的产妇就容易得这种病。也不一定有这么明显的症状,有的只是手脚抽搐,或者头疼身痛。”
女医生对此很感兴趣,追问道:“血虚的话,那……是不是给病人输血,就可以治好这病?”
林远志想了想,道:“这个我不太确定。输血应该有一定疗效,也算是补血,但终究还是要服药的,增强体内的造血功能,才是治本。”
封总在旁边用手机录音,转换成文字录入记事本上。
之后,齐落霞就送林远志从病房里出来。
“小林,这次又麻烦你了!”
“不麻烦,又不是第一次了。齐主任,你就不要再跟我客气了。”
“哎,怎么又叫我齐主任了?”
“小封在后边。”
“那没关系的。”
“霞姐。”
齐落霞这才露出笑容:“这才对。改天一定要好好请你吃顿饭,不然老是麻烦你,我心里过意不去。”
“霞姐,你知道我不在乎这些。”
“你不在乎,我在乎啊。”
“那……就改天吧。”
“改天改天,哪天才是。就明天吧,我请你来我家吃饭!”
“去你家?”
“你不喜欢?还是不相信我的手艺?”
“不是,我没那个意思。我只是觉得……霞姐你平时工作都那么忙了,还要做菜招待我,那太辛苦了。”
“做几个菜而已,哪有做手术辛苦。行不行,你说句话吧。”
“这个……”林远志见齐落霞口气那么强硬,根本没有拒绝的余地。“好吧。”
“对嘛!”齐落霞用力拍了一下林远志的肩膀,“那明天下班,你跟我一起回去!可不要偷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