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八点,林远志和薛玉兰一同出门去上班。
直到进了医院大门,林远志才恍然发觉,这个世界已经变得完全不同。
“林医生早啊!”
“林医生早!”
“林医生,好久不见!”
“小林,要不要来我办公室坐坐?”
……
医务人员或者后勤人员,一个个见了自己都笑脸相迎,主动问好。
搞得林远志误以为自己变成院长了。
“这么夸张的吗,谁让他们这么演的?”林远志问身旁的薛玉兰。
“你现在是医院的功臣啊,而且你还是个大网红呢。”薛玉兰微笑。
来到四楼后,薛玉兰去更衣室换制服,而林远志直接去储物柜取自己的白大褂穿上就行了。
中医门诊外边的候诊椅坐了几个病人。
其中有两个病人认得他,主动跟他打招呼。
他一进去还没坐下,一个穿着发黄衬衫、皮肤黝黑的中年男子在门口探头,想要跟着进来。
“你等一等,主任还没来,现在还没开始叫号呢。”
“林医生,我是专程来找你看病的。”
“我只是个实习生。”
“我知道的。”
“那你进来吧。”
先看病后操作挂号流程也是可以的,医院的制度虽然严格,也并非不能变通。
患者坐下来说道:“我叫余庆年,住天顺岛,是种菜的。我们岛上也有几个民间中医,我找他们看过,喝过了半个月中药,没什么效果。我有个亲戚在广医,他说中医科有个新来的实习生很厉害,帮我挂了号,让我过来看。我就来了。”
林远志真想问他那个亲戚叫什么,哪个科室的……不过转念又觉得没那个必要,又不是查案,干嘛非要追根究底。
“你有什么具体症状?都详细说说。”
“我每次吃东西都打嗝,吃东西会吐,只能喝点米汤肉汤。嗯……还有心口很烦很闷,总想发火,嘴巴很干,尿很少,大便几天才一次,很硬。其他就没有了。”
林远志给病人号脉看舌。
这病人舌红无苔,舌面无津,脉象沉细无力,属于气阴两虚引起的胃逆。
看了一眼他带来的中药药方——之前那几位岛上中医开的。
基本是理气和胃、健脾降胃的柴胡舒肝丸、藿香正气丸、香砂养胃丸……
药方的方向不能说完全不对,只是病人都没吃两三剂就换方了,而且中间还间隔了好多天,这样怎么可能有效果呢。
《金匮要略》里有个治疗胃反呕吐的药方叫大半夏汤。
只有,半夏、人参和蜂蜜三种药。
人参补气、半夏降胃、蜂蜜润燥补阴,正好适合这种气阴两虚胃反的病人。
桌上的空白处方签已经签了徐主任的名字,所以自己只需要写上药方就行了。
写完药方后,林远志抬头问道:“余先生,你那边有养牛吗?”
“有啊,有些地形特殊的田地,机械开进不去,还得是牛才能耕田。”
“那我给你加一味药。”林远志写多了一味药。
“什么药?牛角吗?”
“不是,是牛涎,也就是牛的口水。”
“牛的……口水?”病人一脸震惊。
“虽说不加也可以,但为了尽快有效果,我建议还是加上去。牛口水也是一种中药,治疗打嗝反胃效果极好。”
“那牛的口水……怎么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