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一番寒暄,气氛热烈而温馨。
到了用饭的时候,秦玥见席间不见孙知言的儿子,便随口问起。
王夫人笑着解释道:“恒儿那孩子,被他父亲送到城外的白鹿书院读书去了,书院规矩严,要等到旬休才能回家一趟。”
刘昌在心里快速算了算,讶异道:“恒儿这还不到十岁吧?这么小就送去书院住读了?”
孙知言点了点头,语气中带着为人父的骄傲与期许:
“这孩子于读书一道上,确实显露出几分天赋,被书院的山长看中,说是可以破格收入门下,好生栽培。”
“我想着,既然有此机遇,便早些送去也好,书院里学风浓厚,对他成长有益。”
秦玥闻言,笑着接口道:“白鹿书院可是天下闻名的书院,出了不知多少进士翰林。”
“恒儿能得山长青眼,可见资质不凡。看来,你们孙家,将来怕是又要出一位状元郎了。”
这话可谓是说到了夏婉清的心坎上。
她看向秦玥的目光愈发亲切柔和,只觉得这位妹妹不仅医术好,说话也这般中听讨喜。
等到三人起身告辞时,夏婉清脸上露出了明显的不舍。
她在京城中,与其他官宦人家的夫人小姐们应酬往来,大多需要戴着面具,说着言不由衷的场面话。
像今日这般可以毫无压力,顺着心意与秦玥、阿依畅谈家常分享喜悦的机会,实在是少之又少。
阿依看出她的情绪,上前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安慰道:
“嫂子,莫要难过。我们在石城等你,那里山好水好人也好,你去了,一定会喜欢的。”
秦玥也笑着附和:“是啊嫂子,你只要舍得下知言哥,直接去石城住上一段时间,保管你像大伯父和大伯母一样,乐不思蜀,舍不得回京了呢。”
夏婉清被她们说得心动不已,脸上泛起向往的光彩,但也知道此事需从长计议,只能留待日后有机会再实现。
她忙吩咐丫鬟去取来好些京城的特产、绸缎、首饰,想要送给三人作为礼物。
但都被秦玥和刘昌婉言谢绝了,对于他们即将继续长途跋涉的人来说,这些精美却略显沉重的物品确实有些累赘了。
孙知言了解他们的性情和处境,便也帮着劝说妻子。
夏婉清这才作罢,但依旧坚持将三人送到大门口,目送他们的马车消失在街角,才依依不舍地收回目光。
送走三人后,孙知言看着妻子仍望着街口出神的侧脸,心中微软,伸出手轻轻握住她的手,温声承诺道:
“婉清,别看了。等我忙完手头这阵紧要的公务,一定抽时间,告个假,带你和恒儿去石城看看爹娘,也让你好好散散心。”
夏婉清转过头,看着丈夫认真的神色,眼中泛起笑意,用力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