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嬷嬷得到准信,立刻回禀了王夫人。王夫人自然十分开心,连声道好,吩咐张嬷嬷提前都安排好。
第二天中午,秦阳刚在城门口把摊子支开,东西还没完全归置好,就听见一阵清脆的马蹄声由远及近。
他抬头一看,只见拉则骑着一匹矮脚马,精神抖擞地来到了摊子前,利落地翻身下马,脸上带着兴奋的笑容。
秦阳又惊又喜:“拉则!这么快就来了!你这……都能骑马了?”
拉则把马拴好,喜滋滋地走到水桶边舀水洗手,声音洪亮地回答道:
“能啊,秦叔,我早就好啦,昨天我还爬树掏鸟窝了呢,一点事都没有。”
他洗完手,就主动帮着秦阳整理蔬菜、摆放桌椅,动作麻利得很。
有了拉则这个得力帮手,摊子上的生意井井有条,一点也没出什么差错和乱子。
一些熟客过来,发现今天打菜的换成了秦阳,便好奇地问:“秦老板,今天怎么是你打菜?老板娘呢?”
秦阳一边舀饭打菜,一边笑着大声回答:
“托大家的福,我家安儿被知府夫人请去后厨,专门照顾大少奶奶的饮食去了。”
食客们一听,纷纷议论起来,大多是为他们高兴:
“哎哟,这可是大好事啊,隋娘子手艺好,合该有这样的造化。”
“就是就是,知府夫人那可是见过大世面的,能看上隋娘子的手艺,说明是真好啊。”
“没想到啊没想到,咱们有一天,也能吃上和知府贵人们一个厨子出来的饭食了。”一个老食客咂摸着嘴笑道。
旁边有人听了,笑着呛他:
“得了吧老李头,贵人吃的是山珍海味,咱们吃的是白菜萝卜炒肉片,哪能一样?”
那老食客却脖子一梗,不服输地反驳:“怎么不一样?都是一个师傅手里出来的,一个手艺,那就是一样的,这说明咱们吃的也是讲究东西。”
他的话引得周围人都哈哈大笑起来,摊子前的氛围更加热闹了。
秦阳听着众人的玩笑,笑意更浓,拉则在一旁埋头刷碗,嘴角也带着笑容。
隋安儿再次踏入知府后厨,望着眼前熟悉又稍显陌生的灶台碗盏,心中不免涌起一番感慨。
昔日在此忙碌的情景依稀还在眼前,如今归来,身份心境却已大不相同。
相熟的管事和几位老帮厨见她进来,都热情地围上来打招呼,言语间透着亲切。
周荔的贴身嬷嬷将她引至一旁,细细地将周荔近来的饮食偏好、口味忌口一一告知。
隋安儿听得认真,当听到“喜食麻辣”时,她心中微微一动,多问了一句:
“大少夫人可是蜀中人士?”
管事嬷嬷点头笑道:“正是呢,隋娘子好灵的心思。不过如今大少夫人怀着身子,林郎中特意叮嘱了,要饮食清淡,那些辛辣刺激的需得少食才好。”
隋安儿了然地点点头:“嬷嬷放心,我省得了。”
她心中已然有了计较,瞬间勾勒出一道既开胃解馋、又不至过于辛辣的菜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