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下乡(2 / 2)

温热甜蜜的滋味立刻在嘴里化开,她的大眼睛瞬间弯成了月牙儿,满足地咂咂嘴,果然不再吵着要喝酒了,乖乖地捧着自己的小杯子小口小口喝着。

几个大孩子也将杯中那点杨梅酒慢慢饮尽,感受着那酸甜的滋味和渐渐升腾起的微醺暖意。

喝完酒,他们也学着阿依的样子,一人倒了一杯温热的枣姜肉桂饮子捧着喝。

秦熙喝了一口,细细品了品,微微蹙了下秀气的眉毛,说道:“这饮子喝起来身子是暖和,甜味也足,但总觉得闻起来香气差了点意思,主要是姜和枣的味道。”

她又喝了一口,忽然眼睛一亮,提议道,“哎!你们说,要是往这里面放点晒干的徘徊花进去,是不是会比现在香很多?味道肯定也更雅致。”

孙知言听了,觉得这个主意妙极了,不禁赞赏地看了秦熙一眼:

“这想法真好,徘徊花的香气最是馥郁清雅,若能加入这饮子里,定然增色不少。只可惜如今是冬天,没有徘徊花了,连干花瓣一时也难寻。”

他虽然觉得遗憾,却立刻起身走到书案前,将这个好方子“枣姜肉桂饮子佐以徘徊花增香”认真地提笔记录在了自己常用的一本杂记上,准备等来年春夏时节,徘徊花盛开时,定要试一试。

说说笑笑间,饭菜也吃得差不多了。刘昌放下筷子,神色变得稍微正经了些,对孙知言说:

“知言,有件事想跟你说。我和阿土明天一早,就得跟着铺里的周掌柜出门,去乡下给那些固定的采药人结清今年的账目,这一去,估计得离开石城好几天。我们俩想着,你要不要跟我们一起去看看?”

孙知言一听,果然来了极大的兴趣,这可比整日待在书房里读书有趣多了。但他旋即又生出疑惑,很自然地问道:

“年底结清账款是应当的。但通常不都是那些采药人自己挑了药材送到城里铺子来,一并结算吗?为何这次要特意跑到他们家里去结?”

阿土和刘昌对视了一眼,刘昌解释道:“这是我爹的意思。我家不光有药铺,还开着粮行。”

“我爹常说,做生意不能只坐在铺子里,得多往外跑,尤其是年底,更要去乡下多看看。一来,可以亲眼看看各地今年的收成到底怎么样,哪种粮食种得多,哪种可能短缺,心里有了数,才能提前推算出明年大概的粮食行情,早做打算。”

“二来,也是趁机实地看看,有没有哪家采药人确实特别困难,或是家里遇上急事难事,日子过不下去的。若真有,结算的时候,可以跟掌柜的商量着,适量多给一些银钱,或者提前预付些明年的定钱,也算是积德行善,维持一份长久的交情。”

孙知言听完,心中豁然开朗,不禁对刘昌的父亲生出一份敬佩。

这不就是先生和祖父偶尔会提到的“实地察访”、“体察民情”吗?这对刘昌以后接手家里的产业,绝对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宝贵经历。

于是他几乎没怎么犹豫,立刻点头道:“去,我一定去,这样的机会很难得。”

阿土见他答应得痛快,也很高兴,一拍桌子:“好,那就这么说定了。”

几人又商量了一下明日出发的时辰和需要准备的衣物等细节,眼看夜色渐深,便起身告辞。

孙知言将小伙伴们送到院门口,看着他们的身影消失在巷子的夜色里,这才转身,整理了一下衣袍,深吸一口气,朝着祖父孙知府的书房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