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的猪肉末用姜末和少许酱油略腌,放入滚汤中迅速滑散,肉末立刻变得粉嫩。
接着放入一把翠绿鲜嫩的韭菜段、煮好过凉的米线、切成细丝的豆腐皮。
汤再次滚沸,米线浮起,各种食材的鲜香交融。
最后,隋安儿舀了一勺厨房常备,油亮喷香的焖肉酱加入汤中。
瞬间,浓郁的酱香混合着鸡汤的鲜美弥漫开来,勾人食欲。
临出锅前,她又飞快地在小煎锅里煎了一个金灿灿、边缘焦脆的荷包蛋,轻轻盖在热腾腾的米线碗上。
做完这些,隋安儿又有点担心。
万一小少爷吃不惯这米线的味道呢?
为了稳妥起见,她麻利地另起锅烧水,快速煮了一碗清清爽爽的阳春面。
细长的面条根根分明,卧在清澈的汤底里,只撒了一小撮翠绿的葱花,几滴香油,简单却透着面香。
此时,大厨房其他厨师准备的各色面点(小笼包、花卷)、精致爽口的送粥小菜(酱黄瓜、凉拌三丝、腐乳)、以及饭后的甜点(绿豆糕、豌豆黄)也都陆续摆上了食盒。
当这一大桌琳琅满目、兼顾南北风味、色香味俱全的早膳被送到孙知言面前时。
让他眼前一亮。
尤其是那碗盖着金黄煎蛋、飘着浓郁酱香和翠绿韭菜的小锅米线,散发着一种极具诱惑力的香气。
王夫人看着也满意,连声夸赞隋安儿用心。
孙知言胃口大开,每样都尝了一些。
那碗小锅米线尤其对他的胃口,酸辣鲜香,米线滑爽,他几乎吃了个精光,连汤都喝了不少。
甜粥清甜润口,玉米粥咸香开胃,阳春面也吃了小半碗。不知不觉就吃撑了。
加上昨晚确实没睡好,腹中饱胀,困意更是排山倒海般袭来。
没坐一会儿,孙知言就开始小鸡啄米似的点头,眼皮沉重得直打架。
王夫人看得又是好笑又是心疼,连忙道:
“好了好了,我的乖孙,这是困了。快去睡个回笼觉吧,小孩子家,吃饱了就睡,才能长得高。”
孙知言强撑着精神给祖母行了礼,告退出来。
一回到自己的房间,几乎是扑到床上,头沾着枕头就沉沉睡了过去。
这一觉睡得极沉,连梦都没有做。
等他被窗外明亮的阳光唤醒时,已经快到午时了。
他唤来贴身小厮端水洗漱,用温热的毛巾擦了把脸,才觉得精神彻底恢复过来。
窗外绿树成荫,鸟鸣啁啾,是个清爽的午后。
他拿起一本昨日没看完的《论语》,信步走到自己小院里的凉亭中坐下。
凉亭四角爬满了翠绿的藤蔓,石桌上摆着一盘新鲜的时令水果,微风习习,正是读书的好地方。
他翻开书页,刚看了没几行,心神还未完全沉入圣贤之言中。
院墙外的小径上,隐约传来一阵轻盈的脚步声和一个清脆悦耳、如同山涧清泉般的声音:
“……六味地黄益肾肝,茱薯丹泽地苓专,阴虚火旺加知柏,养肝明目杞菊添。”
这声音!
孙知言的心跳骤然漏了一拍,随即像被擂响的战鼓般“咚咚咚”地狂跳起来。
浑身的血液仿佛瞬间涌向了头顶和脸颊,握着书卷的手指也无意识地收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