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宋欢欢,你完蛋了(1 / 2)

四校联合发文,是映射一个学生?

到底是为了理想接受金钱,还是因为金钱腐蚀了信念?

听说她看不上昂山资本。

几乎用了仅仅几个小时的时间,好几条关于宋欢欢的微博和话题都冲上了热搜,明眼人都知道这是有人在背后做局,但是谁又在乎?

不过是闲时吃瓜,自然是事情越热闹越好。

最初是清北大学路功发表了一番长篇分析,即“理性讨论选择医学背后的逻辑悖论”。

文中并未直接否定宋欢欢的选择,而是以一种极其“客观”的口吻,阐诉相关事实。

“江大的医学院实力不俗,尤其是在谢若谷教授领导下的神经外科专业更是国家重点,全球知名。”

“但众所周知,谢教授早在五年前就宣布不再带学生。”

“因而目前的江大就科研资源、国际交流平台、以及顶尖导师数量,与清北医学院相比,存在客观差距。”

“所以我不明白,就算宋同学热爱医学,为什么不选择条件更优渥的清北医学院,而是选择一条看似更‘艰苦’却未必更‘高效’的道路。”“这其中的动机,是否真的纯粹出于医学热爱?”

“我们是否可以考虑另一种可能:这或许是一种精心设计的‘人设’?用以对冲之前‘百万风波’带来的负面舆论?毕竟,选择一个看似‘清苦’的专业,是快速扭转公众印象的绝佳策略。”

这篇文章在发布不久后,就被震旦大学的某位教授转发,其语气意味深长:“学术选择应基于理性与长远规划,而非一时意气或舆论考量。”

紧接着,华大某位研究教育心理学的教授在接受采访时,也提到了“表演型学术人格”这一概念,虽未点名,但语境直指宋欢欢。

他说:“部分优秀年轻人,可能会在巨大舆论压力下,选择一种看似‘反潮流’的路径来证明自己,但这种选择的持久性和真实性,需要时间检验。”

至于南大的官方账号则发布了一条征集令,邀请全国学子分享“你为何选择你的专业”,并且强调“真实的热爱,经得起任何审视”。

这条动态下的热门评论,几乎都被质疑宋欢欢选择真实性的声音所占据。

“说得有道理啊,怎么那么巧,刚被骂拜金,就说自己要学医啊?”

“我就是学医的,我们专业的书籍简直是非人的难度,我们有教授授课都学不明白,她自学能行?”

“怕不是挂个名头,到时候随便混个文凭吧?反正一百万已经到手了。”

“人设”、“洗白”、“表演”这些标签伴随着看似理性的分析,被贴到了宋欢欢的身上。

网络上刚刚平息下去的争议,再次被点燃。支持者与质疑者吵得不可开交。

“你们就是见不得别人好!凭什么人家不能就是真的喜欢医学?”

“不是不能,只是如果她真的热爱医学的话,为什么不选清北,而选江大?众所周知,江大医学院就靠谢若谷教授一人撑着,而谢若谷教授早就不带学生了,难不成她以为她那么特别能让谢教授破例?”

“说得是,什么刻苦,什么热爱医学,我看都是为了应付舆论在作秀!”

江大的会议室里,谢景好看着网络中那些对宋欢欢的质疑和谩骂,嘴角不由得微微翘起。

这把火还是要烧得更烈才好,最好让宋欢欢烧得身败名裂,这样才不枉费她动用大量资源,让那几位教授出面站台。

谢景好想着,而会议室里,诸位领导已然因为是否取消宋欢欢特殊招生待遇的问题,吵成了一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