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诗(2 / 2)

罔无故看不懂有些复杂而优美的方块字,但他能感受到陆循书写时那种专注而投入的状态,以及笔下流淌出的、一种难以言喻的韵律和美。

他安静地看着,连呼吸都不自觉地放轻了。

褚常青站在一旁,青色的眸子跟随着陆循的笔锋移动,轻声将纸上的诗句念了出来,他的声音清冽,如同山间清泉,将诗句的意境缓缓道出:

“素手忽止龙泉注,春芽旋展青瓷。”

白皙的手忽然停止了注入龙泉泉水,春天的茶芽在青瓷杯中缓缓舒展。

“烟云袅袅鬓边丝。”

茶烟袅袅,如同鬓边的发丝轻柔飘动。

“暗香浮玉露,碧叶漾秋池。”

暗藏的香气浮动在如玉的露水中,碧绿的茶叶在秋日池塘般的水面荡漾。

笔锋稍顿,墨色流转,继续写下:

“忽道生来同此味,枯肠久耐寒饥。”

忽然说起人生来就如同这茶味,枯竭的肚肠长久忍受着寒冷与饥饿。

“终回甘韵似当时。”

终究会回味起甘甜的韵味,仿佛回到了最初的时候。

“松风传晚籁,雨过月明知。”

松间的风声传来夜晚的天籁,雨过后月光分外明亮。

最后一笔收势,陆循轻轻将毛笔搁在笔山上。

纸上墨迹未干,字迹清峻挺拔,风骨内含,一如他本人。

罔无故虽然不能完全理解诗句中每一个字的含义和所有典故,但通过褚常青的诵读和眼前这宁静书写的一幕,他仿佛能感受到那诗中描绘的烹茶场景,以及更深层的,那种历经困苦后,终于等到回甘,并迎来雨过天晴、月色澄明的意境。

这意境,与他刚才那句“我们生来就是苦的,但总有苦尽甘来的那一天”,以及此刻他心中对这份温馨的眷恋和期盼,奇妙地共鸣着。

他看着那幅墨香氤氲的字,又抬头看了看面带温和笑意、眼中似有追忆的陆循,再看了看身旁静立的褚常青,心中那片因为眷恋而微微荡漾的湖面,仿佛被投入了一颗更深的石子,漾开了层层叠叠的、复杂的涟漪。

有温暖,有茫然,有触动,也有一种难以名状的、对某种更美好未来的隐约向往。

这不再仅仅是一杯茶的味道,也不仅仅是一句随口而出的感慨。

它像是一道微光,透过灰界永恒的阴霾,照进了他原本单调的世界,让他窥见了一丝不同的色彩和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