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西龙笑了笑,又布置了几个类似的踏板陷阱和压杆陷阱,原理大同小异,都是利用树木的弹性和巧妙的机关来捕捉猎物。
“除了抓地上的,还得防着点天上的‘小偷’。”张西龙看着昨天吃剩、晾在岩石上的鱼干和蛤蜊肉(他们尝试晒制鱼干以备不时之需),几只海鸟正在上空盘旋觊觎。他用细藤蔓和树枝做了几个简单的“吊脚套”,分散放在晾晒的食物周围,专门对付那些想来偷食的鸟儿。
工具和陷阱准备就绪,张西龙决定试试弓的威力。他带着大壮和赵小山再次来到之前发现野鸡的丛林边缘。他示意两人隐蔽好,自己则张弓搭箭,瞄准了约三十米外一只正在低头啄食的肥硕野鸡。
他深吸一口气,拉满粗糙的弓弦,手臂稳如磐石。虽然弓具简陋,但他前世摸枪练就的瞄准感和沉稳心态仍在。
“嗖!”
木箭离弦而去,划过一道短暂的弧线!
可惜,毕竟弓力不足,箭矢在距离野鸡还有一两米远的地方力竭落下。那只野鸡受惊,咯咯叫着扑腾飞走了。
“哎呀!差一点!”赵小山惋惜地捶了一下地面。
张西龙却并不气馁:“第一次用,能射这么远已经不错了。多练练,熟悉了弓性就行。”他知道,狩猎需要极大的耐心。
他们检查了布置在附近的几个陷阱。其中一个套索陷阱被触发了,但套索里空空如也,只在旁边泥土上留下了一些挣扎的爪印。
“看来是套住了,但又被它挣脱了。”张西龙检查了一下套索,“藤蔓不够光滑,活扣收得不够快。得改进一下。”
虽然首次出击没有直接收获,但张西龙并不失望。制作工具和设置陷阱本身,就是生存能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学习和改进的过程。
返回营地的路上,张西龙顺手用匕首砍下一种叶片宽大厚实的植物。
“西龙哥,这玩意儿有啥用?”大壮问道。
“这叫‘旅人蕉’,”张西龙用匕首在叶柄根部划开一个口子,清冽的汁液立刻涌了出来,“它的叶柄里储存着淡水,是野外重要的应急水源。”他让大壮和赵小山也喝了几口,味道清甜,解决了他们探索途中口渴的问题。
这个小发现让三人更加振奋。这座荒岛,并非一片死寂,只要善于发现和利用,处处都藏着生存的希望。
傍晚,当他们回到沙滩营地时,惊喜地发现,布置在食物旁边的“吊脚套”,竟然成功套住了一只试图偷鱼干的蠢笨海鸟!那鸟儿被藤蔓拴住一只脚,正在那里扑腾挣扎。
“哈哈!今晚有肉吃了!”赵小山兴奋地跑过去将海鸟抓了回来。虽然个头不大,但也是难得的肉类补充。
当晚,篝火上除了烤鱼和蛤蜊,又多了一串烤鸟肉。虽然肉质有些柴,但对于渴望肉味的三人来说,无疑是难得的美味。
围着篝火,吃着烤鸟肉,回顾这一天的探索和收获,三人的心态更加积极。从最初只能依赖海洋,到现在开始尝试从陆地获取食物,制作工具,设置陷阱,他们的生存技能在飞速提升。
张西龙看着跳跃的火光,心中盘算着:明天,要继续练习射箭,改进陷阱,或许还可以尝试制作鱼叉,去更深的海域猎取更大的鱼……
荒岛的生活固然艰苦,但也充满了挑战和创造的乐趣。而每一次成功的狩猎和发现,都在不断增强他们活下去并最终离开这里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