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重生1981:渔火照蛟龙 > 第115章 养殖场规模初显,特色山货销路广

第115章 养殖场规模初显,特色山货销路广(2 / 2)

“嚯!”小王一看那两支品相极佳的鲜鹿茸,眼睛顿时亮了,“这可是好东西!咱们县药材公司肯定抢着要!还有这豹皮…我的天,西龙哥,你这是端了豹子窝了?”他看着那张毛色斑斓、完整无缺的豹皮,惊叹不已。

“运气好,碰上一头祸害屯里牲口的,给收拾了。”张西龙轻描淡写地说道。

“你这运气…没得说!”小王竖起大拇指,随即压低声音,“药材公司我有熟人,价格肯定比供销社高一大截。至于这皮子,尤其是豹皮,供销社系统收购价不划算。我认识地区外贸局的人,他们有时候会收这些高档皮货出口,价格能给到这个数!”他悄悄比划了一个手势。

张西龙心中一动,出口?那价格肯定远超国内。“那麻烦王干事帮忙引荐一下?”

“没问题!包在我身上!”小王拍着胸脯,“不过,西龙哥,你这养殖场要是真搞起来了,以后这东西能源源不断吗?要是能量大,我可以帮你牵线,建立个长期收购关系。”

“鹿茸每年都能割,皮子也能稳定供应。以后规模大了,鹿肉、野猪肉也能有。”张西龙肯定地说道。

“太好了!这可是条好路子!”小王兴奋地说,“现在政策慢慢松动了,鼓励搞活经济,你这特色养殖,正好对口!”

在小王的引荐下,张西龙顺利见到了县药材公司的采购科长和地区外贸局的一位干事。那两支鲜鹿茸以远超预期的价格被药材公司收走,而豹皮和几张上等野猪皮则被外贸局的干事看中,虽然程序稍复杂,需要上报审批,但给出的预估价格让张西龙心跳都加快了几分。

这一趟县城之行,收获颇丰。不仅将手里的山货卖出了高价,更重要的是,初步打通了通往县里甚至地区的销售渠道。小王答应,以后张西龙有什么好货,可以直接来找他。

揣着厚厚一沓“大团结”(十元纸币),张西龙没有在县城多逗留,买了些细粮、红糖、花布等紧俏商品,又给林爱凤称了二斤她爱吃的桃酥,便匆匆踏上了返程的班车。

回到山海屯,当张西龙将卖货的钱和买回的东西摆在家里炕桌上时,全家人都惊呆了。

“这么多?”王梅红看着那摞钱,手都有些发抖。张改成老爷子吧嗒着烟袋,虽然没说话,但眼中也满是震撼和欣慰。张西营和栓柱等人更是啧啧称奇。

“这才只是开始。”张西龙将钱仔细收好,对家人说道,“鹿茸每年都能割,以后养殖规模大了,皮子、肉都能卖。参园那边要是成了,更是了不得。咱们这路子,走对了!”

消息很快在屯里传开。当乡亲们得知张西龙靠着后院那些“野物”和一张皮子就换回了他们一年甚至几年都挣不来的钱时,心态彻底发生了变化。之前那些质疑和看笑话的眼神,变成了羡慕、敬佩,甚至是一丝跃跃欲试。

“西龙这小子,脑瓜子是真好使啊!”

“早知道当初也跟着他进山了…”

“你说,咱家后山那片林子,能不能也弄点啥?”

张西龙敏锐地察觉到了这种变化。他知道,火候差不多了。在一次晚饭后,他对父亲和大哥说道:“爹,哥,咱们这养殖场和参园,光靠咱自家人,规模到底有限。我想着,是不是可以跟屯里几户信得过、人也勤快的人家合作?比如赵老蔫家,他家劳力多,人也老实;海生家,他爹以前也打过猎…咱们提供种苗、技术,他们负责日常喂养或者管理参园,产出按比例分成。这样既能扩大规模,也能带着大家一起挣钱。”

张改成老爷子沉吟片刻,点了点头:“这法子稳妥。吃独食不香,大家有钱一起挣,屯里才安稳。赵老蔫和海生家,确实都是本分人家。”

张西营也表示支持:“嗯,二龙这想法好。需要俺干啥,俺去跟他们说。”

张西龙的共同富裕计划,开始悄然迈出第一步。而他的目光,已经投向了更远处——那片蔚蓝的、充满了机遇与挑战的大海。休渔期即将结束,“海龙号”也该再次扬帆,去深海里寻找新的宝藏了。

养殖场的初步成功和山货的热销,如同给张西龙的事业插上了一双翅膀。山林与大海,两条腿走路,让他脚下的路越走越宽,越走越坚实。

夜色中,张家新宅灯火通明,充满了对未来的无限憧憬。而后山参园里,那些小小的参苗,依旧在寂静的夜色中,努力地汲取着养分,等待着属于自己的丰收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