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一个多月,张西龙几乎隔三差五就往县船厂跑。周秉义更是直接把临时家安在了厂里宿舍(张西龙出的钱),整天泡在船坞,拄着拐杖指指画画,和老师傅们一起研究维修方案。
张西龙也没闲着,他虽然不懂技术,但有力气,也勤快,帮着打下手,递工具,搬运材料,买烟买酒搞好关系。他虚心好学,不懂就问,周秉义和老师傅们也乐意教他一些基础知识。
他看着锈迹被一点点打磨掉,凹陷的船体被拉直加固,拆下来的机器被分解、清洗、更换零件…这条破败的旧船,仿佛枯木逢春,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焕发生机。
资金像流水一样花出去,张西龙带来的钱迅速缩水。但他花得心甘情愿,每一分钱都用在了刀刃上,有周秉义这位“监工”,谁也甭想糊弄。
期间,他也回了几次山海屯。大哥张西营听说他真买了一条大铁船,惊得目瞪口呆,然后就是由衷地为他高兴。屯里人也隐隐约约听说西龙在县里捣鼓大船,议论纷纷,有羡慕的,有怀疑的,也有等着看笑话的。
张西龙一概不理,心思全在那条船上。
终于,在两个多月后,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所有的维修工作全部完成!
那条曾经破旧不堪的调研船,此刻焕然一新!船体被重新刷上了天蓝色的防锈漆和白色的水线漆,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甲板平整干净,舵楼玻璃锃亮。最重要的主机经过大修和调试,发出了沉稳有力的轰鸣声!
“试车!”周秉义激动地大喊,虽然腿脚还不利索,但坚持要亲自掌舵。
张西龙和几位老师傅一起解缆绳。随着轮机轰鸣加大,螺旋桨搅起巨大的水花,这条重获新生的钢壳船,缓缓驶离船坞,平稳地滑入宽阔的江面(船厂在江边)!
速度越来越快,船头劈开波浪,姿态稳健,机器运转平稳有力!
“好船!真是条好船!”周秉义熟练地操控着舵轮,脸上洋溢着自豪和喜悦,仿佛这船是他亲手打造的一般。
张西龙站在船头,迎着江风,看着两岸飞速倒退的景物,感受着脚下钢铁巨物传来的磅礴力量,心潮澎湃,难以自已!
这比他想象的还要好!有了这条船,他就能真正走向深蓝,去探索那片更广阔的、充满无限可能的海域!
试航圆满成功。结算了所有费用,张西龙手里最后那点钱也几乎见了底,但他觉得无比充实和富有。
择了个吉日,在周秉义和几位船厂老师的陪同下,张西龙亲自驾船,将这艘被他命名为“海龙号”的新船,开回了山海屯!
当那艘崭新的、天蓝白色相间的钢壳渔船,轰鸣着、气势十足地驶进山海屯那小码头时,整个屯子都沸腾了!男女老少全都跑出来围观,码头上挤得水泄不通!
“俺的娘诶!真是大铁船!”
“好家伙!这比十条木船加起来都大!”
“西龙真能耐啊!这大家伙都弄回来了!”
“这得多少钱啊…”
惊叹声、羡慕声、议论声几乎要掀翻天空。
张西龙站在舵楼上,看着下方熟悉的乡亲和家人,看着父亲张改成激动得抹眼泪,看着母亲王梅红笑得合不拢嘴,看着妻子林爱凤眼中闪烁的泪光和骄傲,看着大哥张西营一脸与有荣焉…
他知道,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
“海龙号”的到来,不仅是一条船,更是一个宣言,宣告着张西龙,这个山海屯的年轻人,正式拥有了搏击更深远风浪的资格和能力!
而这一切的起点,源于一次善念的放生,和一场惊心动魄的救援。
大海,终究回报了他的仁厚与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