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开门红!”张西龙心情大好。海鲈鱼肉质鲜嫩,价格不错,是钓客们非常喜欢的鱼种。
他刚把鱼摘下来放进水桶,重新挂饵下竿,没多久,浮漂又是一阵急促点头,猛地被拖入水中!
“又来?”他再次扬竿,这次手感不同,挣扎得更凶猛,左右冲撞!
一番搏斗后,一条色彩斑斓、身上带着黑色条纹、嘴巴很大的鱼被拖上岸。
“黑鲷!”张西龙眼睛一亮。这玩意儿比鲈鱼还值钱!肉质紧实,味道鲜美,饭店抢着要!
这下,他可没法静心思考了。鱼汛好像来了!接连又钓上来几条不小的黄鱼和黑鱼。
他这边的动静,很快吸引了旁边几个也在钓鱼的老头和孩子。他们看着张西龙桶里那几条活蹦乱跳的大家伙,羡慕得眼睛都直了。
“西龙,行啊你!这手气!俺在这蹲一上午了,就钓了几条小猫鱼!”
“你用啥饵啊?咋俺的饵它就不吃呢?”
张西龙笑着分享经验:“就用海蚯蚓。可能我坐这地方是个鱼窝子,底下有礁石缝,鱼爱在这待着。”
他大方地分了些鱼饵给那几个孩子,又指点了一下甩竿和看漂的技巧。
果然,没多久,那边也陆续有了收获,虽然不如张西龙的大,但也钓上了像样的鱼,欢笑声顿时在小小的月亮湾回荡起来。
接下来的几天,张西龙几乎天天来月亮湾“报到”。他钓鱼不像别人那样干坐着死守,而是不断变换钓点,尝试不同的水层和饵料(有时挂活虾,有时用假饵),仔细观察潮汐和风向对鱼情的影响。
结果令人震惊。他几乎每次都不空手,而且经常能钓到价值不菲的好货:大鲈鱼、大黑鲷、偶尔甚至能钓到肉质极其鲜美的石斑鱼(当地叫石狗公)和名贵的真鲷!他的鱼获,成了月亮湾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引来了越来越多好奇和羡慕的钓鱼人。甚至有人开玩笑说,西龙是不是给海龙王送了礼,鱼都专咬他的钩。
张西龙自己也有些意外。他发现自己似乎对钓鱼有着一种天生的敏锐直觉,能轻易找到鱼群所在,能判断出它们的觅食习惯。这或许和他两世为人、尤其是上辈子长期与海洋打交道积累的潜意识经验有关。
他并不藏私,乐于和钓友们分享心得。渐渐地,原本冷清的月亮湾竟然变得热闹起来,成了一个小型的钓鱼爱好者聚集地。大家一边钓鱼,一边闲聊,张西龙也从这些老钓友口中,听到了不少关于本地渔船、渔场、乃至周边市县渔业信息的闲谈,这些信息,都默默被他记在心里,融入他对未来规划的思考中。
林爱凤看着丈夫每天早出晚归,却只是拎回几条鱼,起初也有些不解,但看他似乎乐在其中,而且钓回来的鱼自家根本吃不完,大多分给了邻居和老人,赢得了不少好口碑,也就由他去了。只要他开心,不冒险,就好。
张西龙坐在礁石上,看着眼前宁静的海湾,看着那些因为他的到来而逐渐聚集的钓友,看着桶里活蹦乱跳的鲜鱼,心里那份关于新船的蓝图,却在这一次次静坐垂钓中,变得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具体。
他不再急于求成。磨刀不误砍柴工。他要的,不是一条简单的捕鱼船,而是一条能带领他和家人驶向更广阔天地的、真正的希望之舟。
而机遇,往往就在不经意的等待和准备中,悄然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