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海推演的成功如同在茫茫夜海中望见了灯塔的微光,但叶秋深知,理论与现实之间,横亘着惊涛骇浪。万象源纹提供了精密的“骨架”,《五行归一简述》指明了“方向”,但他还需要一种来自现实世界的、经过千锤百炼的“平衡哲学”,来为这宏伟蓝图注入灵魂,确保其能在复杂脆弱的肉身躯壳中真正扎根。
他想到了炼丹。想到那小小的丹炉之内,属性各异、甚至彼此克制的草木精华、金石灵萃,如何在烈焰中达成完美的和谐,蜕变为功效神奇的灵丹。这其中的“和合”之道,与他所求的“四力共融”何其相似!
而丹峰之上,能有此造诣且可能与他深入探讨的,当属那位曾有过交集的丹道天才——林阳。
心意既定,叶秋不再耽搁。他起身理了理略显褶皱的青袍,尽管面色因神识消耗而苍白,但眼神却清亮如洗。他步出静修石台的无形屏障,驾起一道并不张扬的清风,掠过第七谷上空的灵雾,直往宗门东麓的丹峰而去。
与剑峰冲霄的凌厉、道峰出尘的飘渺迥异,丹峰独有一种厚重而蓬勃的生机。尚未靠近主殿,一股复杂难言的气息便扑面而来——是千年灵药的馥郁芬芳,是地火蒸腾的硫磺燥烈,是丹气凝结的氤氲清香……种种气息交织,形成丹峰独有的“场”,仿佛整座山峦都是一尊正在呼吸的巨鼎。
叶秋按落遁光,依着记忆来到林阳所在的“丹霞苑”。苑外灵田阡陌,奇花异草吞吐霞光,更有药童弟子穿梭其间,步履匆匆却神色专注。通传之后,一名药童恭敬地引他入内。
林阳的专属丹房并非想象中热浪逼人,反而布置得清雅宜人。四壁是顶天的紫檀药柜,无数抽屉上贴着玄奥的药材标签,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由数十种名贵香料与灵药残香混合而成的奇异气息,闻之令人心绪宁静,思维敏锐。林阳正立于一张巨大的暖玉丹方台前,台上铺着一张繁复到令人眼花的丹药配伍图谱,他手持一枚玉质推演尺,眉头微锁,全神贯注,连叶秋进来都未曾立刻察觉。
“林师弟。”叶秋轻声开口。
林阳闻声抬头,见到叶秋,眼中掠过一丝真正的惊讶,随即化为诚挚的笑意,放下玉尺迎了上来:“叶师兄?真是贵客临门!快请坐。”他目光扫过叶秋略显苍白的脸色,语气带上一丝关切,“可是为半月后论剑台之事?若有需要丹药之处,无论是疗伤、恢复还是短暂激发潜能,师兄尽管开口,林某定当尽力。”
他自然而然地认为,叶秋此时来访,必是与那场轰动宗门的挑战有关。
叶秋拱手还礼,目光却已落在那张复杂的配伍图上,摇头微笑道:“林师弟高义,叶秋心领。今日冒昧前来,非为求丹,实为……问道于盲,望师弟不吝指点。”
“问道?”林阳一怔,见叶秋神色认真,不似客套,便也肃然起来,引叶秋到一旁的静心蒲团坐下,亲手沏了两杯碧色澄澈、散发着清冷气息的“凝神茶”。
“叶师兄请问,林某必知无不言。”
叶秋端起茶杯,却未饮,目光灼灼地看向玉台上那繁复的图谱,直接切入核心:“林师弟,我于丹道乃是门外汉,只闻‘君臣佐使’乃组方之纲纪。敢问,在这丹道之中,何为君?何为臣?何为佐?何为使?其间主次、制约、调和之道,精髓何在?”
林阳见叶秋不问具体丹药,直指丹道根本法则,心中不由一凛,知对方所图非小。他沉吟片刻,组织语言,指着图谱核心一处醒目标注,娓娓道来:
“叶师兄此问,可谓直指丹道核心玄奥。”他声音清朗,带着丹修特有的沉稳,“所谓‘君药’,乃一方之主,如一国君主,针对主病主证,药力最为宏大使,不可或缺,定一丹之根本性情。譬如这‘九转还魂丹’,其中主药‘万年还魂草’便是君药,执掌唤醒生机、重聚魂魄之权柄,霸道无比。”
叶秋微微颔首,示意继续。
“那‘臣药’,”林阳指向君药周围的几味辅药,“便有辅佐之功。一者,助君药加强疗效,如虎添翼;二者,兼治次要症状,查漏补缺。还魂丹中,‘千年养神木’与‘星辰泪’便是臣药,既助还魂草稳固魂灵,又滋养受损神识。”
“相辅相成,主次分明……”叶秋若有所思,手指无意识地在空中虚划,仿佛在勾勒某种能量结构。
“而‘佐药’,其用最为精妙!”林阳语气加重,带着一种谈及本行精髓时的神采,“其一,佐助君臣,治疗更次要之证;其二,至关重要,便是制约君臣药之毒性或烈性!是故佐药又称‘制衡之药’。如还魂草药性至阴至寒,恐伤元气,便需佐以‘赤阳灵果’之温阳药性,加以中和制约,防其过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