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时,王执事的身影从流云舟方向快步走来。这位在湖底遗迹探险中负责后勤联络、处事严谨的筑基执事,此刻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恭敬。他先是对叶秋这个五岁的“师侄”郑重地躬身行了一礼,姿态一丝不苟,然后才转向众人,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
“时辰已到,流云舟即将启程,返回宗门主峰。”
叶秋看向王执事,这个在之前任务中表现专业、情绪稳定的执事,此刻正严格执行着宗门的安排。两人的目光在空中短暂交汇,王执事下意识地微微垂首,避开了那双过于平静深邃的眼睛,姿态愈发恭谨。
“有劳王执事。”叶秋淡然开口,语气平常。
这个称呼让王执事身形不易察觉地端正了一些。他保持着一种既不失礼数、又不过分亲近的距离感,侧身伸手做引路状,恭声道:“叶师侄言重了,此乃分内职责。流云舟已准备就绪,请师侄登舟。”
众人看着一位筑基期的执事对叶师叔如此恭敬有加,心中更是感慨万千,对叶秋在宗门内的地位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叶秋不再多言,最后看了一眼这座生活了数月、记录了他最初蛰伏与初步展露头角的小院,以及院外这些目光殷切的同门。他没有过多的留恋,转身,步履平稳地走向那悬浮的流云舟。王执事立即在前引路,始终保持着领先半步的微妙距离,既显尊重,又恪守本分。
流云舟周身符文亮起,缓缓升空。第七杂役谷和那些挥手道别的身影在视野中逐渐缩小,化为模糊的点。石坚站在地上,将那几页功法心得紧紧贴在胸口,望着那道消失在天际的流光,喃喃自语,如同立下誓言:“师叔,我们一定会努力的……绝不会让您失望!”
流云舟穿云破雾,下方的山河大地飞速后退。
王执事站在叶秋身侧稍后的位置,语气恭敬地汇报着接下来的安排:“叶师侄,宗门为您安排的‘听涛小筑’,位于内门三十六灵穴之一的‘碧波峰’山腰,灵气浓郁精纯,远胜湖畔。洞府距藏经阁仅一里之遥,往来十分便利。严长老特意嘱咐,师侄在修行过程中若有任何需求,无论是功法疑难还是资源短缺,都可随时通过这枚玉符向他传讯,宗门会尽力满足。” 他递过一枚温润的青色玉符。
叶秋静静听着,目光投向舷窗外翻涌的云海。他能清晰地感觉到,随着飞舟深入宗门腹地,周围空气中的灵气浓度和精纯度正在急剧提升,与此地相比,青玄湖畔乃至第七杂役谷的灵气,简直贫瘠得像是一片荒漠。这让他对“听涛小筑”和藏经阁更加期待。
王执事见叶秋没有其他指示,便适时停下汇报,安静地侍立一旁,如同最称职的向导。他非常清楚自己的角色定位——完美地完成宗门交代的护送与引导任务,给予这位天之骄子应有的尊重与便利,但绝不逾越半步,保持恰到好处的距离。
不知过了多久,流云舟终于冲破层层云海,前方的景象豁然开朗。
但见群峰竞秀,灵瀑如练,从万仞绝壁上垂落,激起漫天水雾虹光。无数精巧的亭台楼阁、修炼洞府依着山势而建,点缀在苍松翠柏之间,在缭绕的云雾中若隐若现,一派仙家气象。而最引人注目的,是远处一座最为高耸雄伟的山峰之巅,矗立着一座巍峨壮观的九重阁楼,琉璃瓦在阳光下闪耀着七彩光华,正是青云宗的智慧宝库——藏经阁!
王执事适时上前一步,微微躬身,轻声道:“叶师侄,我们到了。前方便是碧波峰,您的‘听涛小筑’就在半山腰那片竹林掩映之处。”
叶秋缓缓睁开一直微阖的双目,看向这片灵气氤氲、即将成为他新的“研究基地”和“力量孵化场”的天地。他的目光扫过那雄伟的藏经阁,掠过那飞瀑流泉,最终落向那处幽静的洞府方向。唇角,极其细微地、几乎无法察觉地向上扬起了一个微小的弧度。
新的起点,已然抵达。而他要探索的无上大道,才刚刚揭开冰山一角。这宗门核心之地,将是他验证知识、整合力量、迈向更高层次的全新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