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秋叶玄天录 > 第12章 奔赴湖畔

第12章 奔赴湖畔(1 / 2)

辰时将至,第七杂役谷口,空气凝重得仿佛能拧出水来。

数十名被征调的弟子聚集于此,像一群被驱赶到悬崖边的羔羊,脸上混杂着茫然、恐惧和一丝被命运扼住喉咙的绝望。晨露打湿了他们破旧的杂役服,更添几分凄冷。他们手忙脚乱地检查着赖以保命的家伙什儿——边角卷曲、灵光黯淡的符箓,刃口磨损、锈迹斑斑的低阶飞剑,还有那仅有的几颗散发着劣质药味的回气丹,被小心翼翼地贴身藏好。低语声如同蚊蚋,带着颤音,偶尔有人因过度紧张,失手将法器掉在地上,那“哐当”一声脆响,便能惊起一片恐慌的抽气声。

刘能管事站在高处一块风化的青石上,试图维持往日的威严,但紧抿的嘴角和微微闪烁的眼神,暴露了他内心的不平静。他清了清嗓子,声音干涩地吼道:“人都到齐了没有?检查好你们的家伙!此行由主峰来的赵千钧赵师兄带队,都给老子打起精神,令行禁止!谁敢临阵脱逃或是阳奉阴违,宗规之下,绝不容情!” 他的目光扫过人群,尤其在叶秋身上停留了一瞬,复杂难明。

话音刚落,天际传来锐利的破空之声。三道流光如陨星般疾驰而至,剑气凛然,稳稳落在谷口前方。光芒散去,现出三名身着青云宗标准外门蓝袍的弟子,衣袂飘飘,与杂役弟子们的狼狈形成鲜明对比。

为首者正是赵千钧,身材魁梧如山,面容冷硬如铁,背后那柄门板宽的阔刃重剑散发着令人心悸的寒芒,练气六层巅峰的灵压毫不掩饰地扩散开来,让不少杂役弟子呼吸一窒。他身后一男一女,男的面容倨傲,手持一柄流光溢彩的羽扇;女的眉眼清冷,腰间悬着一对鸳鸯短刃,修为皆在练气五层,看向杂役弟子们的目光,带着毫不掩饰的轻蔑,仿佛在看一群待宰的牲口。

“第七杂役谷,随我出发,前往青玄湖前沿营地集结!” 赵千钧声音冰冷,没有任何废话,更无半点鼓舞士气的意图。他并指一点,阔刃重剑嗡鸣出鞘,化作一道匹练,托起他高大的身躯冲天而起。另外两名内门弟子也各施手段,御器紧随。

“快!跟上!” 刘能急忙催促。

谷口顿时一片混乱。有飞行法器的弟子,如石坚,勉力催动一柄青钢飞剑,摇摇晃晃地升空,脸色因灵力消耗而微微发白。没有飞行法器的,则只能咬牙激发最低阶的“御风术”或拍上效果有限的“轻身符”,在地面奋力狂奔,扬起一片尘土,队伍顷刻间拉成了一条稀稀拉拉、首尾难顾的长蛇阵。

在这片狼狈与混乱中,叶秋的身影显得格外突兀与宁静。

他既未祭出任何法器,也未使用符箓。只是看似随意地迈开步伐,混在那些地面奔行的弟子之中。然而,他的每一步都踏在某种奇异的节奏上,脚下泥土微陷,仿佛有无形的涟漪荡开,身形便如柳絮般轻盈飘出数丈,速度竟丝毫不逊于空中那些驾驭低阶飞剑的弟子,更是将仅靠自身灵力奔逃的同门远远甩在身后。这是他优化了基础“缩地”技巧与自身对风灵道纹理解后的一种高效移动方式,举重若轻。

他的目光,平静地扫过整个队伍,如同一位冷静的田野调查员,开始记录初始数据:

目标:建立青玄湖先遣队行为模型初稿。

* 队伍结构分析: 总人数五十七。顶层:练气六层巅峰1人(赵千钧,战力核心,指挥节点)。中层:练气五层2人(王姓,羽扇,灵力运转浮夸,效率低下;林姓,短刃,气息较凝练,观察中)。基层:练气四层11人(构成薄弱中层),练气三层43人(主要炮灰单位)。组织结构松散,指挥链条单一脆弱,协同作战能力预计低于百分之十五。

* 个体能量动力学采样:

* 赵千钧(样本A1): 御剑姿态稳定,灵力输出功率高但存在明显周期性波动(约每秒一次),能量逸散率估测百分之三十五,主要损耗集中于重剑破空阻力及灵力护罩维持。优化建议:调整飞行姿态角,压缩护罩范围。

* 王姓弟子(样本A2): 羽扇法器灵力回路冗余度高达百分之四十,追求视觉效果大于实用,能量转化效率堪忧。评价:资源错配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