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秋叶玄天录 > 第5章 阵法班的嘲讽

第5章 阵法班的嘲讽(2 / 2)

松树下,叶秋缓缓睁眼。外界喧嚣的指责,如同微风拂过山岩,未能在他心中激起半分涟漪。他甚至觉得有些……无趣。在他眼中,这两个阵法院弟子所指出的“问题”,恰恰暴露了他们思维的僵化与对阵法本质理解的肤浅。

他并未起身,目光平静地掠过孙、钱二人因傲慢而略显扭曲的脸庞,最终落在那被贬低得一文不值的优化阵纹上。然后,他用那标志性的、平淡无波的声音开口,仿佛在陈述一个再简单不过的事实:

“《基础聚灵阵纲要》第三篇,所载乃通用模型,适用于平坦开阔、灵气均匀之地。” 他的声音不高,却奇异地压过了所有的嘈杂,“此地背靠金属性山壁,地脉灵气分布不均,金、土之气偏盛。强行套用‘均衡’模型,犹如削足适履,效率不足五成。因地制宜,强化牵引金土之气,整体效率可提升三成以上,何错之有?”

孙、钱二人脸上的讥讽瞬间僵住。

叶秋不等他们反应,目光转向那处被指责为“粗糙不堪,增加阻力”的阵纹衔接点:“此处阵纹转折,非是阻力,乃是‘灵枢’。如同江河回湾,非为阻流,实为蓄势。灵力流经此地,暂缓积蓄,转而冲击下一节点,可使下一段阵纹灵力流转速度瞬间提升两成,整体时效增益一成半,此乃‘以缓促急’之理。”

他顿了顿,视线最后落在那被斥为“破坏平衡”的强化节点上:“至于平衡……阵法之道,岂是死物?主阵基与辅节点,犹如大树主干与枝叶。此节点强化,引动地脉金气反哺,自成小型循环,非但未增加主阵基负担,反而因其高效吸纳转化,为主阵基分担了近三厘的灵气萃取压力。真正的平衡,是动态的、互补的共生,而非僵化的均摊。”

一番话语,如清泉流石,条分缕析,每一句都直指对方指责的核心谬误,并提出了“因地制宜”、“灵枢”、“以缓促急”、“动态共生”等远超基础阵法范畴的概念。这些概念,孙、钱二人或许在更高深的典籍中偶有听闻,却远未能理解其精髓,更别提如此灵活地运用到一个基础聚灵阵的优化上!

两人的脸色由白转红,又由红转青,张着嘴,却发现自己竟找不到任何有力的言辞来反驳。对方所言,句句在理,甚至隐隐为他们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让他们窥见了阵法之道更为广阔和灵动的天地。那种被当众戳破无知、尤其是被一个五岁稚童戳破的羞愤,几乎让他们窒息。

周围的杂役弟子们彻底安静了下来,目瞪口呆地看着这一幕。他们虽然听不懂那些深奥的阵法术语,但两位阵法院师兄那哑口无言、狼狈不堪的样子,却看得清清楚楚!

这叶秋……不仅在修炼上能指点众人,竟连阵法院的精英弟子,在他面前也显得如此……浅薄?

刘能脸上的得意早已消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一阵慌乱和难以置信。

孙师兄胸口剧烈起伏了几下,死死盯着叶秋,眼中充满了震惊、羞怒,还有一丝连他自己都不愿承认的骇然。他最终狠狠一甩袖袍,从牙缝里挤出一句话:“哼!歪理邪说!阵法博大精深,岂容你黄口小儿信口雌黄!我们走!”

说罢,几乎是逃也似的,拉着同样面色铁青的钱师弟,招呼也不跟刘能打,便匆匆离去,连剩下的节点也顾不上检查了。

叶秋看着他们近乎仓皇的背影,轻轻摇头,再次闭上双眼,低声自语,仿佛只是对自己思考的一个总结:“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循规蹈矩,如何能见天地之广?”

这场突如其来的风波,以一种谁也未曾预料的方式落幕。

经此一事,“叶师兄”的形象在第七谷弟子心中,彻底变得高深莫测起来。他不仅拥有直指功法本质的慧眼,竟连阵法院精英都难以企及的阵法造诣!那处小院,在众人心中,已不再是简单的居所,而是一座蕴藏着无尽智慧的秘藏。

而叶秋,早已将这段小小的插曲抛诸脑后。他的神识,正围绕着刚刚解析出的一缕蕴含“瞬逝”真意的奇异道纹,开始了新一轮的推演。对他而言,外界的纷扰与评价,不过是观测数据流中微不足道的波动罢了。

真正的奥秘,永远在于对规则永无止境的探索与解析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