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淼是这里的常客,他几乎每日都会来静静聆听。他的《润水诀》已远超同侪,对“水势”的理解愈发深刻,甚至能凝聚水流化作一面短暂的水镜,映照出模糊的景象。他不再急于提问,而是将叶秋的每一句“自语”都默默记下,反复揣摩。
而石坚,在巩固了剑芒之后再次前来。他恭敬站立,问的是灵力运转的持久之策。
叶秋的目光似乎穿透了他的身躯,看到了他经脉中某些略显纤细的节点,随即望向天际,仿佛在与云朵对话:“江河奔流万里,非仅凭源头汹涌。河道宽广,堤岸稳固,纵遇洪峰亦可不溃。汝之灵力,锋锐有余,然输送之‘河道’,亦有狭窄淤塞之处,强冲猛灌,徒损堤岸。”
石坚悚然心惊!他一直专注于提升灵力品质与攻击力,却忽略了经脉本身的承受能力与畅通程度!这简直是为他打开了另一扇修炼的大门!他深深一躬,这一次,是发自内心的、对“传道”的敬意。
这些看似随意、却直指本质的“点拨”,如同随风飘落的种子,落入不同弟子的心田。有人当场顿悟,狂喜而退;有人若有所思,皱眉离去;也有人一时不解,却将话语牢记心底,在往后的修炼中慢慢印证。
李槐回去后,依照“根基”之法温养灵力,三日后,困扰他一年多的青俞穴竟在一次打坐中悄然贯通,修为精进!
孙燕的控火之术越发纯熟,已能稳定凝聚火球。
修炼《厚土盾》的弟子,防御光盾的韧性提升了数成不止。
消息如同长了翅膀,在谷底飞速传播。那声“叶师兄”,喊得越来越顺口,越来越心悦诚服。那处小院,在众人心中,已不再是简单的居所,而是一处能够“聆听道音”的机缘之地。尽管叶秋从未承认指点过任何人,也从未与任何人有过多交流,但这种超然物外、却又泽被众人的姿态,反而更添其神秘与崇高。
刘能管事的脸,阴沉得能拧出水来。他感觉到,一股无形的向心力正在那些他视作蝼蚁的底层弟子中形成,而核心,正是那个他恨不得除之而后快的小崽子!他几次按捺不住,想要以“聚众扰攘清修”为由前去训斥,但一想到王道长和严守道长老,那点心思又被硬生生压了下去,化作更深的怨毒。
暗处,一道强横的神识再次扫过,在叶秋身上停留的时间比以往更长了些,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惊叹与探究,最终化为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悄然消散。那是严守道。
而处于风暴眼的叶秋,对这一切依旧漠然。他刚刚将一缕“流风道纹”的“变幻”特性,尝试着与初步稳定的“寂灭剑意”相结合,使得那缕意既能保持锋锐与死寂,又多了几分难以捉摸的灵动。他“看”着院外那些因他随口几句话语而命运轨迹发生微小偏转的“样本”,神识冷静地记录着各种数据波动。
众生的悲喜、命运的转折,于他而言,不过是浩瀚道途中微不足道的涟漪。他需要的,是借此更深入地理解这个世界的规则体系,完善自身的“大道基盘”。小比将至,这或许是一个更好的、观察“应激反应”和“群体动态”的实验场。
山雨欲来的气息,愈发浓重了。而这场雨,注定将冲刷出第七杂役谷全新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