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道长将《引气诀》的行气法门、呼吸节奏、意念存想等要点细细讲解完毕,自觉已倾囊相授,心中甚至因这“劣徒”那令人扼腕的资质,而生出几分超越寻常的耐心与宽容。他缓了口气,语气肃然,做最后总结:“……切记,引气之初,灵气循行当以‘手太阴肺经’为首要途径,此乃千古不易之正途,万不可贪图快捷,乱了章法,否则根基不稳,后患无穷!”
他话音落下,庭院中一片寂静,只有清晨的微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以及远处坊市隐约传来的喧嚣。阳光透过薄雾,为院中的石凳、古树镀上一层淡金。
王道长捻须等待,预期中孩童的恭敬受教或是因资质而生的黯然。
然而,他等来的,却是叶秋微微偏过头,那双清澈得仿佛能倒映出世间一切道理的眸子,在晨光中闪烁着纯然的不解。他没有立刻回答,而是轻轻抬起小手,先是点了点自己的头顶,然后又指向手臂内侧,用带着孩童特有的、未经过多修饰的直白语气,轻声问道:
“王伯伯,秋儿不明白。”
王道长捻须的手指不易察觉地一顿。
叶秋继续道,小脸上满是认真的困惑:“您之前说,‘百会穴’是天门,是灵气进来最快、最多的地方,就像……就像家里最大最宽敞的正门。可是,为什么我们有了正门不走,非要先绕到院子侧面,去推开一扇小小的、有点远的‘窗户’(他指了指手臂,示意手太阴肺经),从那里爬进去,再弯弯绕绕地走到正厅呢?”
他用手比划着,试图描绘出那条在他看来极其迂回的路线,眉头微微蹙起,仿佛在思考一个非常不符合常理的问题:“这样走,不是会慢很多吗?而且,正门明明开着呀?”
王道长的表情,在叶秋天真却直指核心的比喻中,瞬间凝固。
为什么?
一股莫名的滞涩感堵在他的胸口。他修行数十寒暑,自踏入道途第一天起,师长便是这般耳提面命,古籍便是这般白纸黑字,周遭所有同道皆是这般按部就班!“手太阴肺经为首”,这几乎是刻入他骨髓的本能,是修仙界入门常识中的常识,如同呼吸一般自然!
从未有人……从未有人问过“为什么”!
这简简单单的三个字,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他习以为常的认知壁垒上,激起了一圈圈细微却无法忽视的涟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