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她的目光重新落在张小凡身上,那目光中没有任何评判,只有一种洞悉一切的冷漠。
“天道无常,因果自偿。此子之劫,非你青云一门可担,亦非你等可断。”月姬的声音空灵回荡,“其魂核已与幽冥执念、混沌雏形乃至一丝……故人气息纠缠不清,强行剥离,魂飞魄散;放任自流,恐成魔胎。然,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极阴之地,或可生一线阳和之机。”
道玄和水月心中一震。“极阴之地,或可生一线阳和之机”?这是何意?是指幻月洞府这至阴至静之地,反而是化解此劫的关键?还是另有所指?
月姬似乎并不需要他们理解,继续淡漠道:“我可暂以幻月之力,镇其煞气,抚其心魔,延缓其异变。但根除之法,不在外力,而在其心。若能于至暗中守得灵台不灭,于万劫中觅得本心如一,或可涅盘重生,化劫为缘。若不能……”
她的话语没有说完,但其中的意味不言而喻——若不能,便是彻底沉沦,化为真正的魔物。
“至于外界纷扰,”月姬的目光似乎穿透洞府,望向了青云山外,“跳梁小丑,何足道哉。然,尔等需谨记,平衡若破,劫数自临。”
这话,像是在警告道玄,维持青云内部乃至正道各派的平衡至关重要,任何过激的行动都可能引发更大的灾难。
道玄真人深吸一口气,躬身道:“晚辈明白。多谢前辈指点。那此子……”
“留在洞府外域‘洗月池’畔吧。”月姬淡淡道,“以池中月华寒泉,涤其煞气,静其心神。能否熬过,看其造化。期间,不得有外人打扰。”
“是!”道玄与水月齐声应道。这个结果,比他们预想的最好情况还要好!月姬前辈不仅愿意出手稳住张小凡的情况,还给出了一个看似绝境却暗含生机的方向——在幻月洞府外域修行!这既是庇护,也是考验。
月姬不再多言,身影缓缓融入幻月光芒之中,消失不见。那扇石门也无声地关闭,将洞府内外的世界再次隔绝。
道玄和水月带着心神巨震、恍如梦中的张小凡,退出石门范围,依照月姬指示,将其安置在离石门不远的一处氤氲着浓郁月华灵力的清冷池水旁——洗月池。
池水冰冷刺骨,却蕴含着精纯的净化之力。张小凡踏入池中,瞬间打了个寒颤,但随即感到体内躁动的混沌灵力和心魔余烬,竟真的被这股寒意缓缓压制、洗涤,虽然痛苦,却带来一种前所未有的清明。
道玄真人看着池中闭目承受痛苦的张小凡,眼神复杂难明。月姬的审判,既给了张小凡一线生机,也将他置于一个更微妙的位置。留在幻月洞府外,等于受到了月姬的间接庇护,上官策之流短期内难以直接加害。但这“洗月”之苦,以及那“守心”之难,又何尝不是另一种残酷的考验?而且,月姬那句“平衡若破,劫数自临”,更像是一道紧箍咒,让他后续的许多决策都需更加谨慎。
“你好自为之。”道玄对张小凡留下这句话,便与水月大师化作流光离去。他们需要立刻回去稳定宗门,应对上官策离去后可能带来的风波,并重新评估与调整对张小凡的策略。
洗月池畔,只剩下张小凡一人,浸泡在冰冷的月华寒泉中,承受着身体与灵魂的双重洗礼。前路依旧迷茫,痛苦并未消失,但至少,那令人窒息的绝望感,被一丝极其微弱的、源自这至阴之地的“阳和之机”所取代。
他知道,真正的考验,现在才刚刚开始。
而洞府之内,幻月之下,月姬的身影再次浮现。她望向洗月池的方向,清澈的眸中闪过一丝极其细微的、无人能懂的波动。
“混沌道胎,情煞为引,幻月为镜……张小凡,你究竟是劫难的开始,还是……终结的关键?且让这月华,照见你的本心吧。”
她的低语,消散在永恒的月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