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的办事效率极高。不过半月,一切准备就绪。选定的城池是位于南北交通枢纽的“余杭城”,繁华富庶,鱼龙混杂,既便于隐藏,消息也灵通。购置的宅院位于城西清静之地,并非张扬的豪门大宅,却占地颇广,白墙黛瓦,庭院深深,内有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布局精巧,灵气盎然,更难得的是闹中取静,防卫森严。
这一日,一家人悄然离开了幽谷,踏上了前往余杭的路。离开时,没有惊动太多人,只有青龙率领一队精锐暗卫沿途护送。马车里,碧瑶靠着车窗,看着窗外逐渐变得开阔的田野和官道上往来的行人商旅,久违的阳光照在她脸上,暖洋洋的,让她微微眯起了眼,嘴角不自觉地带上一丝浅笑。张小凡坐在她身边,握着她的手,感受着她指尖传来的暖意,心中一片宁静。念瑶则兴奋地在车厢里爬来爬去,扒着窗户好奇地张望,雪球和焰儿一左一右守着她,一个散发凉意驱散暑热,一个收敛火气提供温暖。
抵达余杭城的新家时,已是黄昏。夕阳给白墙黛瓦镀上一层温暖的金色。推开沉重的朱漆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一座精心打理过的江南园林。假山玲珑,池水清澈,回廊曲折通幽,处处可见原主人的雅致心思。更难得的是,院中灵气虽不及修仙福地,却也比寻常市井浓郁许多,显然青龙是费了心思的。
“娘亲!爹爹!快看!好大的院子!还有鱼!”念瑶欢呼着从碧瑶怀里溜下来,迈着小短腿就在青石板上跑,雪球和焰儿立刻跟上,一溜烟就消失在花木深处。
碧瑶站在门口,看着眼前这一切,眼眶微微发热。这里没有幽冥殿的阴森,没有洛水畔的悲伤,有的只是寻常人家的安宁与温馨。她深吸一口气,空气中带着花草的清香和泥土的湿润气息,这是“生”的气息。
“喜欢吗?”张小凡揽住她的肩,轻声问。
“喜欢。”碧瑶靠进他怀里,声音哽咽,“小凡,我们……真的可以重新开始吗?”
“可以的。”张小凡收紧手臂,语气坚定,“这里就是我们的家。”
安顿下来后,生活仿佛真的翻开了新的一页。碧瑶仿佛变了一个人,她兴致勃勃地带着念瑶和两个“小家伙”探索宅院的每一个角落,亲自指挥着青龙安排来的、训练有素却沉默寡言的仆役布置房间,在庭院里种上她喜欢的花草。她甚至开始学着下厨,虽然最初几次弄得厨房乌烟瘴气,被烟呛得直咳嗽,但当她端出一盘虽然卖相不佳、却热气腾腾的菜肴时,张小凡和念瑶都会给她最捧场的鼓励。
张小凡则担起了“一家之主”的日常琐事。他收敛了所有修为气息,看起来就像一个略有见识、沉稳内敛的普通文人。他会每日检查庭院阵法,教导念瑶识字读书,傍晚陪着碧瑶在花园里散步,看夕阳西下。这种平淡如水的日子,是他历经磨难后最珍惜的珍宝。只有在夜深人静时,他敏锐的灵识能察觉到宅院四周那些若隐若现、气息收敛得极好的暗哨,那是万人往留下的“眼睛”和“盾牌”。他心中了然,却并不点破,这份沉默的保护,何尝不是那位枭雄岳父笨拙的关爱?
最开心的莫过于念瑶。她很快适应了新的环境,有了广阔的院子可以奔跑,有了雪球和焰儿这两个永远不会厌烦的玩伴。她甚至开始缠着碧瑶,想去外面那条热闹的街市上看一看。
然而,平静之下,暗流依旧悄然涌动。
这日,张小凡独自出门,想去城中书铺买些启蒙读物给念瑶。走在熙熙攘攘的街道上,他刻意收敛气息,如同一个普通人。却在经过一个卖古玩的摊位时,脚步几不可察地一顿。他感觉到一股极其微弱、却带着一丝熟悉阴寒气息的灵力波动,从摊位上一块不起眼的黑色玉佩上一闪而过。那气息,与万毒门的路子有几分相似,却又更加隐晦。
万毒门的触角,已经伸到余杭了?还是……冲我们来的? 张小凡心中警兆微生,面上却不动声色,继续向前走去,只是将这份警惕深深埋入心底。看来,这看似平静的市井,也并非绝对的安全港。
傍晚回家,他将此事悄悄告知了碧瑶。碧瑶脸上的笑容淡了几分,下意识地摸了摸手腕上的花环印记。那印记传来一丝温润的暖意,仿佛在安抚她。
“没关系,小凡,”她很快振作起来,握住丈夫的手,“有你在,有爹的安排,还有……宓妃姐姐的守护,我们不怕。只要我们小心些,总能过几天安生日子。”
张小凡看着妻子重新坚强起来的眼神,心中既欣慰又酸楚。他知道,眼前的宁静来之不易,也脆弱不堪。他们必须像呵护幼苗一样,小心翼翼地守护这个新家。
夜色渐深,新宅灯火温馨。念瑶已在碧瑶轻柔的摇篮曲中沉沉睡去,雪球和焰儿蜷缩在床脚,呼吸均匀。张小凡和碧瑶相拥坐在窗前,看着窗外庭院中洒落的皎洁月光。
“小凡,”碧瑶轻声说,“我今天……真的很开心。”
“嗯。”张小凡吻了吻她的发顶,“以后,每天都会这么开心。”
月光如水,静静地流淌在这座江南宅院中,暂时洗去了过往的伤痛与血腥,只留下对未来的微弱期盼。然而,在这片宁静之下,新的故事,正悄然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