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仙魔双骨 > 第20章 藏锋守拙功

第20章 藏锋守拙功(1 / 2)

辰时,外门传功堂。

这是一座可容纳数百人的大殿,古朴肃穆。堂前高台上,端坐着一位面容冷峻的筑基初期执事,姓王,负责为新弟子传授《引气诀》。台下,近百名新入门的灰衣弟子盘膝而坐,鸦雀无声,眼神中充满了对仙家功法的渴望。

林昊坐在人群靠后的位置,低调不起眼。他注意到,除了他们这批新来的,还有一些早入门几个月甚至一年的外门弟子也在一旁旁听,显然是为了巩固基础或是期待执事能讲解些新的内容。这些“老弟子”神情大多麻木或淡漠,看向新弟子的目光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优越感。

王执事没有半句废话,直接开始讲解《引气诀》的精要:如何凝神静气,感应天地灵气;如何引导灵气沿特定经脉运行周天,最终汇入丹田,化为自身灵力。他讲解得条理清晰,却也十分刻板,对于功法背后的原理、可能遇到的关窍,几乎一语带过。

“尔等需谨记运行路线,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每日勤修不辍,自有水到渠成之日。”王执事最后冷声道,“若有疑问,可查阅规戒附录,或……以贡献点兑换《引气诀详解》。”

贡献点!这是林昊在规戒中看到的另一个重要概念。外门弟子完成宗门任务、上交资源、或在各种比试中表现出色,均可获得贡献点。贡献点可在宗门藏经阁兑换功法、法术,在百宝阁兑换丹药、法器,是比灵石更硬的通货。

显然,想要获得更深入的指点,需要付出代价。

讲解完毕,王执事便闭目养神,任由弟子们自行感悟。大殿内顿时响起一片压抑的议论和尝试运功的窸窣声。

林昊也依样画葫芦,假装生涩地尝试运转《引气诀》。以他对能量本质的理解和混沌道基的底子,运行这基础功法简直如同大学生做小学数学题,瞬间便已掌握精髓,甚至能察觉到这功法运行路线中几处效率低下的地方。

但他刻意控制着速度,让灵气运行得缓慢而略显滞涩,脸上还配合地露出几分“艰难”的神色。他身旁一个名叫赵虎的同院少年,憋得脸红脖子粗,才勉强引动一丝灵气入体,见状还低声安慰林昊:“木三,别急,这功法是难,慢慢来!”

林昊“感激”地看了他一眼,继续“艰难”地修炼。

一连数日,皆是如此。白天,新弟子们或被分配一些清扫道路、整理药圃的轻松杂役,或自行修炼。林昊每次杂役都完成得一丝不苟,但绝不出挑。修炼时,他始终维持着比普通弟子稍慢一筹的进度,稳稳地停留在“炼气三层巅峰”,既不突破,也不落后太多。

他大部分时间都泡在了外门的藏经阁一层。这里对所有外门弟子免费开放,但存放的都是最基础的典籍:《大陆风物志》、《常见灵草图解》、《低阶矿物图谱》、《修真杂闻录》等等,关于功法和法术的,只有寥寥几本最粗浅的《火球术》、《轻身术》之类的入门玉简,且需要贡献点兑换复制品。

林昊的目标本就不是这些法术。他如饥似渴地阅读着那些看似无用的杂书,疯狂充实着自己对这个世界的基础认知。从地理历史到宗门势力,从奇珍异兽到秘境传说,他像一块海绵,吸收着一切可能有用的信息。这让他看起来像个书呆子,也进一步淡化了他的存在感。

同院的赵虎、钱孙、李青三人,经过最初的兴奋后,渐渐被外门现实的残酷所磨砺。资源匮乏,竞争激烈,他们开始为了一颗品质稍好的丹药、一次轻松的杂役任务而绞尽脑汁,甚至彼此间也产生了微妙的竞争和隔阂。对于这个修为最低、只知道看杂书的“木三”,他们渐渐失去了兴趣,只当是个不合群的闷葫芦。

这一日,林昊在藏经阁翻阅一本关于上古传说残篇的笔记时,无意中看到一段模糊记载:“……混沌初开,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亦有异禀者,身负混沌之气,可纳万法,熔万道,然天妒之,劫难重重……”

混沌之气!纳万法,熔万道!

林昊心中剧震!这描述,与他的情况何其相似!虽然记载语焉不详,且将其视为一种近乎传说、并伴随厄运的体质,但这却是他第一次在正统典籍中看到可能与自身相关的信息!

他强压激动,仔细将这段记载铭记于心。虽然依旧迷雾重重,但至少证明,他并非孤例,这条道路,前人或许也曾走过!

正当他心潮起伏之际,藏经阁外传来一阵喧哗。林昊收起书卷,走了出去。

只见广场上,几名衣着光鲜、气息明显强于普通外门弟子的少年,正围着一个灰衣弟子。那灰衣弟子鼻青脸肿,手中紧紧攥着一个玉瓶,正是与林昊同院的赵虎!而围着他的几人中,为首的那个锦袍少年,林昊有印象,是比他们早入门半年的弟子,名叫周通,据说有个表哥是内门弟子,在外门颇为嚣张。

“赵虎,识相点!这瓶‘凝露丸’是你这废物配用的吗?乖乖交出来,孝敬周师兄,以后少不了你的好处!”一个狗腿子叫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