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蓝的光芒映照在路岩和宋茜震惊的脸上。他们能感觉到,这里的温度被恒定在极低的水平,空气中也弥漫着强大的能量场,维持着这些跨越了漫长岁月的生命样本的“绝对静止”。
“他们…他们保存了整个星球的生物蓝图…”宋茜的声音带着近乎朝圣般的敬畏。与“深泉基金会”那种为了扭曲进化而进行的、充满血腥的“伊甸园”计划相比,这里才是真正意义上,一个文明对生命本身最深沉、最无私的守护!
路岩走近一个柱状容器,里面封存着一只仿佛披着钻石般鳞甲的小型爬行动物胚胎。容器表面浮现出简洁的信息流,直接传递给他关于这个物种的名称(一种无法用现有语言翻译的发音)、生态环境、基因特性概要,以及一个醒目的、代表“可激活”状态的符号。
他又看向另一个容器,里面是一个形态优美的、散发着荧光的水母状生物,其信息流中除了基础资料,还特别标注了其对水质和辐射环境的高度敏感性与净化能力。
“不仅仅是保存,”路岩的声音因激动而有些沙哑,“他们进行了分类、标注,甚至评估了其潜在的应用价值!这是一个…等待重启的、完整的生态引擎!”
这个基因库,无疑是那个史前文明为了应对“双月之灾”可能导致的物种大灭绝,而留下的最后保险。他们希望,即使文明本身消亡,生命的火种依然能够留存,等待下一个轮回,或者在合适的时机,由后继者重新播撒。
这与“普罗米修斯”计划中,旨在让人类适应恶劣环境的基因研究,在底层逻辑上有着某种奇妙的共鸣,但格局和手段却天差地别。一个是为了种族存续而试图改变自身,另一个,则是为了守护整个星球的生机而选择封存与等待。
路岩的目光投向基因库最深处,那里有几个格外巨大、能量波动也最为强烈的晶体容器,被一层额外的、流转着金色符文的光幕所笼罩,显然是更高权限才能接触的核心样本。
“那里面的…会是什么?”宋茜也注意到了那些特殊的容器。
路岩摇了摇头,遗迹系统已经明确警告,核心禁区未授权。他丝毫不怀疑强行触碰会引发的“净化协议”的威力。
他的注意力回到了中央那个由无数六边形构成的巨大球体上。他意识到,这个球体可能不仅仅是储存库,更可能是一个庞大的生物信息处理中心,一个能够根据环境需求,模拟、推演甚至组合不同基因序列,生成最佳“生态复苏方案”的超级计算机。
这个史前文明,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所做的并非仅仅是绝望的保存,而是为未来的复苏,留下了一整套充满智慧的、系统性的解决方案。
站在这个寂静的、流淌着幽蓝光芒的基因圣殿中,路岩和宋茜都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撼与责任。他们手中那份揭露“深泉”罪证的文件,与眼前这守护生命的壮举相比,显得如此渺小,却又如此至关重要。
“深泉”追求的,是扭曲的、个体的、脱离自然轨道的“进化”。而这里封存的,是包容的、整体的、回归生态和谐的“复苏”。
两种理念,两种未来,在此刻,在这沙海之下的金字塔内,形成了尖锐而无声的对峙。
而他们,路岩和宋茜,这两个意外闯入的“火种探寻者”,又将如何运用这份来自远古的、沉重的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