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穿越宝莲灯:我是爹住? > 第47章 瓶颈解惑,初获宝囊

第47章 瓶颈解惑,初获宝囊(1 / 2)

芥子幻境,自成天地,夺时光之玄妙,演万法之变迁,实乃修行者梦寐以求的洞天福地。然而,大道如青天,修行之路从来非一味闭门造车、埋头苦修便可畅通无阻。自成功凝结金丹、开拓识海以来,杨泽已在幻境中不知度过了多少寒暑,修为从初入金丹的虚浮,打磨至如今的稳固凝实,进步可谓神速。但近来,他清晰地感觉到,自己仿佛撞上了一堵无形而坚韧的墙壁。

无论他如何疯狂地压榨自身潜力,将八九玄功运转到极致,与那些被舅舅设定得越来越强大、战斗方式也越来越诡谲的幻影进行近乎搏命般的厮杀,丹田内那枚龙眼大小的金丹,旋转的速度依旧不疾不徐,吞吐的法力增长微乎其微;初开的识海,那片星辰点点的神秘空间,扩张的幅度也几乎停滞,星光晦暗,难有新的璀璨诞生。一种滞涩感,如同粘稠的胶质,充斥在他的经脉与意念之间,阻隔了他与更高层次天地能量及法则的清晰感应。

起初,少年心性,加之以往顺遂的进境,让他将这归咎于自身的努力尚且不够。于是,他变得更加“疯狂”。他将每日修炼的时间延长至极限,近乎不眠不休;他主动挑战远超自身当前实力的幻影,一次次在生死边缘徘徊,浑身添了无数新旧交叠的伤痕,有几次甚至因法力过度透支、心神损耗过巨而险些动摇道基,金丹都出现了细微的裂纹,幸得杨戬及时察觉,以无上法力强行稳住,并喂以珍贵丹药才得以恢复。

然而,纵使如此搏命,那层坚固的瓶颈壁垒,依旧纹丝不动,冷漠地横亘在他的道途之前。焦躁,如同野火,在他心底蔓延;困惑,如同迷雾,笼罩了他的灵台。往日在修炼中获得的酣畅淋漓与突破喜悦,被一种难言的无力感和自我怀疑所取代。他甚至开始质疑,是不是自己的天赋仅限于此?还是舅舅传授的功法,有什么关窍自己始终未能领悟?

这一日,他刚从一场与三头六臂、神通各异的上古魔神幻影的惨烈“厮杀”中脱离。说是厮杀,实则更多是单方面的顽强抵抗与狼狈逃窜。他耗尽最后一丝法力,凭借刚刚小成的“隐形”与“遁地”之术的结合,才险之又险地避开了致命一击,被幻境判定为“重伤退出”。他瘫倒在冰冷的地面上,大口喘息着,汗水与血水混合,浸湿了身下的尘土。仰望着幻境模拟出的、永恒不变却在此刻显得格外压抑的深邃星空,一种前所未有的疲惫和空虚感席卷而来。他长长地、带着些微绝望意味地叹了口气。

理智告诉他,继续待在这里,重复着这种看不到希望的自我消耗,恐怕只是徒耗光阴,甚至可能因心魔滋生而适得其反。

他挣扎着盘膝坐起,努力平复翻腾的气血和纷乱的思绪。沉默良久,他终于主动传递心念,那“声音”里带着连他自己都未曾完全察觉的疲惫与深切的迷茫:

【舅舅,】他唤道,语气有些低沉,【泽儿感觉……好像真的走到头了。在这里,无论我怎么拼命,怎么尝试,进步都……微乎其微,像是在原地踏步,不,甚至像是在泥沼里挣扎,越陷越深。我想……我想出去了。】

没有询问,没有抱怨,只是陈述事实和表达意愿。这是他第一次,如此清晰地表达自己在修行上遇到的、凭借自身力量难以逾越的障碍。

几乎在他心念落下的瞬间,周身空间便传来一阵熟悉而柔和的扭曲感。眼前景象倏忽变幻,那令人窒息的幻境星空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真君神殿书房那熟悉的、带着庄重与威严气息的景象。脚下是冰凉而坚实的白玉地砖,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宁神静气的檀香,以及书卷特有的墨香,与幻境中那纯粹而浓郁的灵气氤氲截然不同,却更让人感到一种脚踏实地的安心。

杨戬正负手立于那扇巨大的、可俯瞰云海翻腾的窗前,玄色常服衬得他身姿愈发挺拔孤峭。听到身后的动静,他缓缓转过身,那双深邃如寒星、仿佛能洞彻世间一切虚妄的眼眸,平静地落在杨泽身上。目光看似随意,却仿佛蕴含着无形的力量,穿透皮囊,直视其丹田内那枚略显黯淡的金丹,以及识海中那有些波澜不惊的“星图”。

静默持续了数息,杨戬才微微颔首,语气平淡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认可:“嗯,金丹虽光芒稍敛,但根基未损,反更显凝实厚重;神识虽扩张停滞,却愈发内敛坚韧。这番磨砺,于你而言,并非全无益处。”他顿了顿,走到那张宽大的书案后坐下,示意显得有些局促的杨泽坐到对面的蒲团上。

“遇到瓶颈,乃修行常事,犹如江河奔流,遇山则绕,遇峡则激,未有坦途。”杨戬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不疾不徐,如同暮鼓晨钟,一字字敲在杨泽因焦躁而有些纷乱的心上,竟奇异地带来了一丝安定,“你能自知进境迟缓,不盲目硬闯,懂得主动求变,此心性,已是难得。”

杨泽抬起头,看向舅舅。杨戬的目光平静无波,却仿佛蕴含着一种能安抚人心的力量。

“你可知修行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然求索亦需明其路径,知其所往,方能不至迷失方向,徒劳无功?”杨戬继续开口,如同一位引路的导师,要为迷途的学子点亮前方的灯塔,“你此前修行,多赖天赋与资源,勇猛精进,却对自身所处、大道层级,认知尚浅。今日,便与你分说一番普遍认知中的境界划分,使你知己身之位,明未来之途,或可助你破开迷雾。”

杨泽立刻正襟危坐,收敛了所有杂念,全神贯注地聆听。他知道,这将是舅舅第一次系统性地为他梳理修行世界的宏观图景。

杨戬的讲解,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深入浅出,将玄奥的道理化作易于理解的言语:

“其一,乃 内丹境界之次第 。此为本源修行之路,关乎自身性命根基,乃超脱之根本,万法之基石。”

“炼精化炁:此乃修行入门之基石,亦是筑基之境。通过导引、吐纳、拳法、药浴等诸多法门,锤炼肉身,将后天之‘精’(即肉身气血、脏腑精华)逐步转化为更加精纯、更贴近本源的先天之‘炁’(生命本源能量)。需打通体内任督二脉,完成小周天循环,使元炁自行运转,生生不息,是为固本培元,脱离凡胎之始。”

“炼炁化神:当丹田内先天一炁充盈至满,精气神三宝旺盛调和,便可尝试以意念为引,融合三者,于丹田之中凝结成一枚‘金丹’。此丹乃是修行者一身道行之凝聚,生命形态开始发生质变。至此阶段,五脏元气充盈调和,共朝元丹,谓之‘五气朝元’。同时,阴神(识神、潜意识)开始得到纯阳之气滋养,逐渐向阳神(元神、真意识)转化,初现端倪,可内视、可感知更细微的能量。你如今金丹已成,正处于此一境界的中期,需不断温养金丹,壮大阳神,直至圆满。”

“炼神还虚:金丹历经九转,不断纯化壮大,阳神亦随之强盛至足以脱离肉身束缚,出窍神游,朝游北海暮苍梧。待得顶上‘三花’(由精、气、神三宝升华所凝聚的精华)聚拢,便可虚空显化,干涉现实,诸多大神通自此而生,可谓陆地神仙之流。”

“炼虚合道:此乃传说中近乎终极的境界。需堪破虚实之界限,粉碎自身认知的虚空壁垒,使得自身所悟之道,与冥冥中的宇宙大道相合,成就混元无极之道果,可达成某种意义上的永恒不灭,万劫不磨。古往今来,明确记载能臻至此境者,屈指可数,无不是开宗立派、影响三界格局的至高存在。”

杨泽听得心驰神往,仿佛看到了一条铺陈在眼前的、璀璨而无尽的星河大道。同时,他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自身的渺小与前方的漫长。他仔细对照自身情况,试探着开口:“所以舅舅,按照此说,我现在是……正处于‘炼炁化神’的阶段,主要任务就是不断温养壮大金丹,同时滋养那初生的阳神,直至其足够强大,可以尝试出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