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消息传回(2 / 2)

然需知,科举之路,漫漫修远,望你日后金榜题名,入得朝堂,能不忘初心,做一名心存百姓、敢于任事的好官,莫要坠了教导过你的老师名头。”

这番话,可谓语重心长,已然超出了普通长辈对晚辈的客套勉励,带着真正的爱护与期望。

王明远心中肃然,深深一揖:“学生谨记山长教诲,定当勤勉不辍,不负师长期望!”

胡山长“嗯”了一声,不再多言。

这时,车夫一声吆喝,扬起了马鞭。

“诸位,告辞了!”

“后会有期!”

“后年京城再见!”

在一片道别声中,嵩阳书院一行人登上马车,车轮辘辘,缓缓驶离了应天书院,向着嵩阳方向而去。

王明远站在门口,直到马车消失在街角,这才转身返回。

深吸一口气,将思绪拉回眼前。

游学之路尚长,应天书院藏书丰富,又有石院长允诺可随时请教,正是潜心攻读的大好时机。

接下来的日子,当更加奋发才是。

——————

几乎就在王明远于应天书院门口送别嵩阳同窗的同一时间,秦陕咸宁县永乐镇。

镇口的“张记纸扎铺”这段时日生意格外红火,自打王家那位三郎中了举人,连带他家祭祖用的那些“西域美人”、“昆仑奴”纸扎都成了十里八乡的紧俏货,不少人暗地里琢磨着是不是这另类的供奉真能保佑家里出个文曲星。

张老板脑筋活络,不仅加大了这些纸扎的产量,还开始从府城倒腾些新奇玩意儿回来卖,什么纸糊的院子、描金画银的精致马车,颇受镇上讲究人家喜欢。

钱彩凤今日想着有些时日没回镇上娘家看看了,便和公婆说了一声,打算带着儿子猪娃回镇上住两天。

当她牵着蹦蹦跳跳的猪娃,路过镇口那家如今生意极红火的“张记纸扎铺”时,恰逢铺子里的小伙计正卸货。

那伙计一边从驴车上搬下一个捆扎着最新款东瀛歌姬纸扎的大包裹,一边口沫横飞地对出来帮忙的掌柜说道:“……掌柜的,您可是没见着!府城如今都传遍了!我的个老天爷,西北边关可是出了天大的事!”

钱彩凤的脚步下意识地慢了下来,心口没来由地一跳。

那掌柜的似乎也来了兴趣,一边清点货物一边随口问:“哦?啥大事?莫非又是鞑-子扰边了?”

“何止是扰边!”那伙计声音拔高,带着一种传播大事的兴奋。

“听说……是定国公!就是那个满门忠烈、儿子都战死沙场的程老国公!他老人家亲自带兵巡边,中了鞑-子的埋伏!全军覆没啊!尸横遍野!惨不忍睹!连国公爷本人……都……都生死不明,怕是……怕是已经殉国了!”

“啪嗒——”一声。

钱彩凤手里拎着的一大包刚买的糖糕,直直掉在了地上,油纸包散开,金黄的糖糕滚了一地灰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