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日后,应天书院正门旁的告示墙上,悄然贴出了一张崭新的大字告示。
一帮穿着青衿的秀才学子,一个个伸长了脖子看,看完后脸上表情各异,有好奇的,有羡慕的,但更多是悻悻然和一丝“恨不相逢未嫁时”的遗憾。
“书院联考……啧,又是他们举人的事,跟咱没啥关系。”
“是啊,听说这回阵仗不小,嵩阳、睢阳、濮阳、洛阳几家大的书院都派人来了,说是要一块儿比比学问,摸摸底。”
“摸摸底?我看是各家书院要掰掰手腕,看看谁家举人更厉害吧!可惜了,这热闹咱们只能干看着。”
“谁让咱功名不到呢?唉,早知道去年拼了命也得去考一把乡试,说不定撞大运就中了,也能去见识见识……”
“中原书院联考”的动静,主要就在举人这个圈子里流传。
对于书院里占大多数的秀才们来说,这事就像隔着一层纱,知道是个热闹,但具体多热闹,为啥热闹,就跟他们关系不大了。
最多就是茶余饭后,多了个羡慕那些举人师兄的话题。
然而,在这层纱之内,对于有资格参与的举子们而言,此事更有另外关注的重点。
因为这次联考头名,将由应天书院石院长亲赠其手书的《五经注疏及策论摘要》一套!
这可不是市面上能买到的普通货色。
石院长是谁?那是致仕的礼部侍郎!正经的朝廷三品大员退下来的,学问、见识、对科场文章的理解,那是浸淫了几十年的真功夫。
他亲手批注的东西,定会直指科场要害,能让人少走不少弯路!
这还不止,此次联考的前三甲文章,石院长将亲自阅览点评,逐一指出文章的精妙之处与可供斟酌改进之地。
这就相当于能得到主考官级别的亲自指点,帮你把脉问诊,查漏补缺!
这种机会,对于一心要在下次会试中蟾宫折桂的举子们来说,诱惑力太大了!
当然这种奖励不会堂而皇之的张贴出来,只是由各大书院的带队人进行通知,以免引起书院内众多秀才学子的躁动。
得知联考奖励的消息后,原本还有些矜持的各地举子们,顿时都跟打了鸡血似的,个个摩拳擦掌,眼里冒光。
书院藏书楼这几日属于举人学子的研读区域人都多了好几成,空气里都弥漫着一股无形的较劲味儿。
而这消息,王明远还没等到书院来人对游学学子进行通知,反倒是从狗娃嘴里先行得知。
这日下午,狗娃兴冲冲地从外面跑回来,手里还拎着一条刚买的鲜鱼,一进院门就嚷嚷:“三叔!三叔!你猜我打听到了什么?后儿个联考,头名奖励可厉害了!”
他劈里啪啦地把从各处听来的议论,如同倒豆子似的说了一遍,最后眨巴着眼问:“三叔,那石院长的手书,是不是特别值钱?比咱家卤肉方子还值钱?”
王明远正在窗前抄写几篇文章,闻言笔尖一顿,一滴墨差点滴在宣纸上。
他放下笔后,心中也很是震动,石院长的手书和点评……这确实是他没想到的意外之喜。
他笑了笑,对狗娃道:“价值不好比。但对读书人来说,石院长这份心意,确实比许多金银更珍贵。这是无价之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