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修仙吗?社死就能变强 > 第135章 叶辰剑道切磋忙,无雪关注微显现

第135章 叶辰剑道切磋忙,无雪关注微显现(2 / 2)

“柳师兄的流云剑意亦是愈发精纯了,这云缠雾绕,虚实相生,防不胜防!”

“此等剑道切磋,方是真正不负流云、青岚两宗盛名!看得我等心驰神往!”

喧嚣的人群之外,那处地势稍高的汉白玉平台上,一道月白身影不知何时已悄然伫立。

来人正是凌无雪。

她并未与任何人同行,亦未靠近那喧闹的人群,只是独自静立于平台边缘,清冷的目光越过攒动的人头,落在那青衫舞剑的身影之上。作为流云剑宗首席弟子,未来的剑道扛鼎之人,她的眼界何其之高?场中绝大部分弟子看到的或许是招式的精彩、剑气的凌厉,而她看到的,却是更深层的东西。

她能清晰地感知到,叶辰那看似简单每一剑背后,所蕴含的近乎恐怖的基础功底——对力量的控制已臻至微毫,对时机的把握妙到巅毫。更令她注意的是那股纯粹而强大的剑意,它不仅在坚守,更在以一种惊人的速度汲取、解析、适应着流云剑法的特性,并随之调整、反击。这是一种为剑而生的天赋,一种近乎本能的战斗智慧。此子潜力之巨,恐怕已不逊于宗内那几位被雪藏、倾力培养的真传师兄。

当叶辰于电光火石间,再次以一式毫无花哨、却凝聚了全身精气神与剑意的中宫直刺,如同庖丁解牛般,精准地切入柳随风那绵密剑势中最关键的一点,逼得对方不得不回剑转攻为守,连连后退三步以化解那沛然莫御的剑力时,凌无雪那如同万载玄冰雕琢而成的绝美脸庞上,出现了一丝极其细微、几乎无法用肉眼捕捉的变化。

并非表情的松动,更像是她周身那始终萦绕的、冰冷而内敛的极致剑意,受到某种同源而不同质的力量牵引,产生了一丝微不可察的共鸣与波动。她那清澈如寒潭、映照剑影的眼眸深处,一缕极淡的、名为“认可”的光芒,倏忽而逝。

她微不可察地,轻轻颔首。

动作幅度之小,若非有心人时刻关注,绝难察觉。

而这“有心人”,自然是混迹于人群,大半心思都系于她身的郝仁。

郝仁对场中那令人目眩神迷的剑斗,实则兴趣了了。他的目光,如同最精密的窥镜,早已锁定了高台上那抹孤高清绝的月白。他敏锐地捕捉到了凌无雪那细微到极致的颔首动作,以及她眼中一闪而过的光芒。

“咦?”郝仁心中轻噫一声,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下巴,眼中闪过思索之色,“这块万年玄冰……居然会对叶师兄的剑道表示认可?看来她倒也非全然无情,至少对这‘剑道之美’,还是颇有鉴赏力的……”

他不再仅仅满足于观察凌无雪的反应,开始更细致地分析她观战时的状态。他注意到,当凌无雪全身心沉浸于对场中剑招拆解、剑意流转的评判时,她的心神高度凝聚,周身气息与试剑坪上纵横的剑气隐隐然形成了一种奇妙的共鸣与呼应。那种状态下的她,仿佛化身为一柄入鞘的古剑,神华内敛,所有的感知都聚焦于“剑”之本身,外界的喧嚣、人情的往来,似乎都被这极致的专注所形成的无形力场所隔绝、过滤。

“心神高度集中,几与剑道合一……”郝仁眼中那抹狡黠的光芒再次亮起,而且比之前更盛,“这种物我两忘,唯剑唯我的状态下,她对于剑道范畴之外的、突如其来的、完全不符合常理逻辑的干扰……会不会因为超出了她基于剑道经验建立的‘预判模型’,反而产生更强烈的、近乎本能的……应激反应?”

他想起了那坑人的系统给出的任务判定标准——“明显失态”。之前的魔音贯耳算是持续性范围攻击,被她以强大修为和心志硬抗化解;而端茶递水时的细微停顿,则是身体本能对外界接触的短暂延迟。那么,如果在她心神最凝聚、对外界“非剑道”干扰防备看似最强(实则可能因过于专注某一领域而忽略了其他),且毫无心理准备的情况下,施以一记精准、突兀、完全跳脱出剑道逻辑框架的“奇袭”呢?

“有意思……越来越有意思了。”郝仁感觉自己仿佛在黑暗中摸索时,终于触碰到了一线可能的缝隙,“看来,要融化这座冰山,不能一味蛮干,需得讲究天时、地利、与‘人和’——也就是策略和时机。在她心神完全沉浸于剑道世界时,或许正是她那‘无瑕心境’,对于剑道之外变故防御最显‘薄弱’(或者说,最缺乏应对预案)的瞬间?”

他看着场中剑意愈发昂扬,已然渐渐占据上风,将柳随风逼得守多攻少的叶辰,又瞥了一眼高台上那清冷如仙、仿佛与周遭热闹隔绝、唯有眼中剑影流转的凌无雪,嘴角慢慢勾起一抹混合着算计与兴奋的、意味深长的笑容。

叶辰与柳随风的切磋仍在继续,剑光愈发璀璨夺目,剑气呼啸之声不绝于耳。而郝仁的心思,却早已飘向了如何精心策划一场“意外”,利用这份极致的“专注”,去敲开那座万年冰山更深处缝隙的“宏图大计”之中。仙路漫漫,除了打坐练气,寻些这样的“乐子”,方不辜负这滚滚红尘、万千气象啊。

第135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