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天光初透,将薄纱般的朝雾染上淡淡金边。落霞集从夜的沉寂中苏醒,远处隐约传来早市开张的些微喧嚷,与空中偶尔掠过的法器遁光交织成边陲之地特有的生机。
云来居内,那间被临时充作议事之用的小厅,早已被跑堂细心打理过。四壁悬挂着意境悠远的山水墨画,角落香炉中一缕宁神香悠悠袅袅,散发着清雅的草木气息。赵乾长老端坐于上首的梨木雕花扶手椅上,手捧一盏热气蒸腾的“凝神蕴灵茶”,茶香与炉香交融,沁人心脾。他圆润的脸上依旧挂着惯常的和煦笑意,然而那双阅尽世情的眼眸深处,却比往日多了几分不易察觉的审慎与凝重。郝仁、苏璇、叶辰三人则分坐于下首两侧的蒲团之上,气息沉静,等待着长老发话。
待三人都已到齐,气息平稳后,赵长老方将手中那盏温润如玉的茶盏轻轻置于身旁的矮几上,目光平和地扫过三人:“诸位师侄,昨日于此集休整,可还妥当?今日召诸位前来,是想听听,可有人在这落霞集的茶楼酒肆、坊市街巷间,耳闻些与那黑山域相关的风声讯息?”他这话问得颇有深意,既是了解情况,亦是对三人观察力与信息收集能力的一种无形考量。
郝仁闻言,立刻端正了坐姿,清了清嗓子,拱手道:“回禀长老,弟子昨日偶在集市一间茶舍小憩,确于邻座茶客闲谈中,听闻了一些可能与黑山域相关的消息。”
他此话一出,苏璇与叶辰的目光瞬间便聚焦在他身上。苏璇清冽的眸中带着一丝惯有的探究与审视,而叶辰则依旧是那副古井无波的平静模样,仿佛世间大多事都难以引动他的剑心。
郝仁也不卖关子,当即将昨日在“清源茶舍”听闻的,关于黑山域外围近期低阶修士离奇失踪、现场残留诡异黑气、以及那黑气可能扰人灵力运转的种种信息,条理分明、原原本本地复述了一遍。他既未刻意渲染恐怖氛围,也未添油加醋,只是客观陈述,但同时也点明了信息的来源乃是常年在边界地带活动的散修,并强调了此类事件似乎已非孤例,在特定圈子里引致了一定的不安。
他话音甫落,苏璇那如远山含黛的秀眉便微微蹙起,清冷的声线随之响起,如玉石相击:“郝师弟,你所陈述之事,听来确乎透着蹊跷。然而……”她话语微顿,目光直视郝仁,带着宗门精英固有的严谨,“此等消息,终究源于市井流言,未经任何官方或可靠渠道证实,其中虚实几分,可信度又有几何?若是误信谣传,恐会误导我等行动方略,徒耗精力,甚至可能陷入不必要的险地。”她言辞虽不失礼数,但那份基于对信息来源可靠性质疑的态度却表露无遗。或许在她潜意识中,以郝仁那素来“不拘一格”的行事作风,这消息的获取过程与可信度,天然便被打上了一个问号。
郝仁对此番质疑似是早有预料,面上并无愠色,只是摊了摊手,唇角依旧挂着那抹略显随意的笑容:“苏师姐思虑周详,所言确是在理。正因其尚属流言范畴,未经证实,才更需我等亲身前去查探验证。不过,常言道,空穴来风,未必无因。既是多名看似互无关联的散修皆有提及,且所述细节多有吻合之处,总归是一条值得关注的线索。相较于此,若我等对黑山域现状一无所知,便如盲人执杖探幽谷,岂非更为被动?”他语气轻松,却精准地点出了问题的关键——有线索指引,终究胜过漫无目的的摸索。
赵长老一直静静聆听着,指节分明的手指在光滑的椅扶手上极有韵律地轻轻敲击着,并未立刻做出评判。他沉吟了约莫十息工夫,眼中精光微闪,方才缓缓开口,声音沉稳:“郝师侄带来的这些消息,与宗门任务卷宗内所提及的‘邪修踪迹诡秘’、‘手段非常,疑似惑乱心神’等描述,确有几分隐然吻合之处。卷宗之内,亦曾有语焉不详的零星记载,提及极少数侥幸脱身的幸存者,描述过类似能干扰灵觉的阴秽气息,只是当时未能引起足够重视,记录亦颇为模糊。”
他端起手边的茶盏,轻轻吹开氤氲的热气,继续不疾不徐地说道:“散修间的消息网络,虽不及宗门情报体系那般缜密周全,覆盖广泛,然其往往更贴近地面,如溪流渗入砂石,能更敏锐地捕捉到一些官方渠道尚未留意,或暂时无法确认的细微动向与民间舆情。对于黑山域这等法外之地,此类消息尤需留意。此事,宁可信其有,早做提防,不可待其证实,措手不及。黑山域情况错综复杂,危机四伏,多一分准备,便多一分周全,多一线生机。”
这番话,既肯定了郝仁所提供信息的潜在价值与合理性,间接回应了苏璇基于严谨性的质疑,也充分展现了赵乾作为带队长老的老练与深谋远虑。他权衡的,远不止是单一信息的真伪,更是其背后可能预示的风险等级,以及与既定任务目标的关联性,进而做出最有利于队伍安全的决策。
苏璇见赵长老已然定下调子,便不再就此多言,只是微微颔首,表示接受长老的判断,但她看向郝仁的目光深处,那一丝基于对其人行事风格不信任而产生的审慎,却并未完全消散。
赵长老将茶盏再次放下,目光扫过三人,变得严肃起来:“既然如此,原定前往黑山域外围进行侦查的计划不变,但需格外提高警惕,行事更添几分谨慎。我们在此需做分派。老夫需坐镇流云飞舟,一方面与落霞集坊市管理者保持必要沟通,另一方面需与宗门保持联络,统筹后续可能抵达的支援或指令,把握全局动向。至于深入黑山域外围,实地查明邪修具体踪迹、活动规律及其大致实力的首要任务……”
他的目光在郝仁、苏璇、叶辰三人年轻而各具神采的脸庞上缓缓扫过,最终定格:“便交由你们三人协力完成。”
这个决定并未出乎三人意料。他们乃是使团中仅有的三位筑基期弟子,修为相当,各有所长,执行此类需要一定战力与应变能力的侦查任务,正是人尽其才。
赵长老看着三人,目光尤其在郝仁与苏璇之间微妙地停顿了一瞬,补充道:“你三人皆是宗门俊彦,各具胜场。叶辰师侄剑心通明,攻伐凌厉,于正面交锋与危机预警上当仁不让;苏璇师侄心思缜密,观察入微,于细节辨析与形势判断上常有卓见;郝仁师侄……嗯,机变百出,思路活络,善于应对各种突发与非常状况。三人联手,各展其长,互为犄角,彼此照应,当可应对黑山域外围的大多数局面。”
他这番评价可谓圆融周到,巧妙地将郝仁那常令人瞠目的“不按常理出牌”,包装成了“机变百出”与“善于应对非常状况”的优点,用心良苦,既安抚了可能存在的内部芥蒂,也强调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