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心姝和月璃公主款款而来,她们并未着官服,而是穿着改良过的月华襦裙——
用的是江南新贡的“云光锦”,行走间如流霞拂动,晨光一照,隐约浮现出暗绣的缠枝莲纹。
腰间缀以青玉禁步,既不失礼制,又比男子的腰带更显灵动。
头发摒弃珠翠,只用一根白玉簪挽发,额前垂着细银链缀的眉心坠,随着步伐轻晃如星子摇曳。
“这、这成何体统!”老翰林手里的笏板“啪”地掉在地上。
侍卫们瞪圆了眼睛,有个年轻侍卫甚至忘了交接佩刀,直到被同伴狠踩一脚才回神。
兵部几个武将假装咳嗽转头,余光却忍不住往那飘飞的披帛上瞟。
最绝的是方心姝腰间挂的活字印刷样本——她把字模串成禁步,每走一步就发出清越的碰撞声,仿佛踩着活字韵律而来。
“胡闹!女子岂能入朝!”礼部侍郎孟德回过神来,山羊胡气得一翘一翘,活像只炸毛的老山羊,“祖宗之法——”
宁皇也看傻眼了,不过瞬间反应过来,一拍龙案,怒视礼部侍郎:“孟爱卿是要替朕做主?”
“不---微臣不敢!”礼部侍郎孟德赶紧跪下,哆哆嗦嗦的回答,这帽子扣得有点大,一不小心要掉脑袋的!
满朝文武顿时噤若寒蝉。
方心姝趁机将活字排版盘高举过眉:“请皇上过目!这是活字印刷字模!”
云飞扬赶紧去接过来,递给宁皇。
宁皇好奇的看了看,递给一旁的老翰林吴起。
吴起本不想接,可皇帝硬塞到他手里,他本能的想递给旁边的大学士刘罗,突然老花眼对上清晰的字迹,递出去的手立马收回来。
他下意识用袖子擦了擦镜片,鼻尖几乎贴到字模上,“这缺笔少画的...咦?”
工部尚书凑过来时,正看见晨光透过殿窗,在字模上投下细小的光斑。
那些光斑随着方心姝调整角度的动作,在《三字经》“习相远”的“习”字上跳起舞来,竟把简体字的笔划映得纤毫毕现。
“这是?”他惊奇的问。
所有人被这奇特的字惊懵了。
云飞扬立马给每人发上一页印有简体字版《三字经》的字样。
众人目瞪口呆,这什么字,缺胳膊少腿的,不过出奇的工整。
方心姝深吸一口气,将简体字版《三字经》和活字印刷样本展示给众臣。
“诸位大人,请看这两册《三字经》。左边为正体,右边为简化体。以‘习相远’为例,正体一共三十三画,简化后‘习相远’仅为...”
“荒谬!”一声厉喝打断方心姝。
右丞相大声呵斥:“文字乃圣人所创,岂容随意篡改?此乃亵渎先贤!”
礼部尚书也附和:“赵大人所言极是。文字传承千年,一笔一画皆有深意。若随意简化,岂不乱了纲常?”
朝堂顿时议论纷纷。
月璃公主不慌不忙,声音威严:“诸位大人,文字本为记录语言、传播知识之工具。若工具过于繁复,反成障碍。请问大人,你们幼时习字,可曾因笔画繁多而苦恼?”
右丞相冷哼:“勤学苦练乃学子本分!岂能因难而废?”
“非是因难而废,而是化繁为简,让更多人能识字读书。”
月璃公主转向众臣,“诸位可曾想过,为何寒门难出贵子?除没钱外,文字难学也是一大问题呀。你们可知,寒门学子要抄烂多少支笔,磨穿多少砚台,才能读通一部《论语》?若简化文字,再以活字印刷降低书价,将有更多百姓能读书明理!”
“穷人不能习了与我何干!”左大夫悠悠答道。
方心姝怒了,瞪向左大夫:“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种番薯!”
“对呀!你们做官不是为了帮助老百姓吗?”月璃公主也嘲讽的看着这些官员。
宁皇站起身,看向左大夫,吓得他赶紧跪下。
工部尚书突然开口:“这活字印刷...确有其妙处。若真能如姑娘所言降低成本...”
“不可!”吴起厉声道,“文字简化将导致文化断层!后人如何阅读古籍?如何传承圣贤之道?”
方心姝早有准备:“吴大人所虑极是。因此臣提议,在推广简化字同时,保留正体字教学。学子需能识读正体,但书写可用简化体。如此两全其美。”
朝堂上争论愈烈。
保守派以“违背祖制”、“有伤风化”为由强烈反对;而部分务实派官员则开始思考改革的可能。
方心姝在众人吵闹时,已经和月璃公主和云飞扬把活字印刷机安装妥帖,并刷刷,印出了十几页文字。
吵闹的众人被这速度惊到了,“一个时辰就能出一本书,这也太快了吧?”
最后,宁皇缓缓站起,目光扫过群臣,“文字确需传承,但亦当与时俱进。朕决定采纳明方姑娘之策,试行文字改革。”
吴起等老臣立刻跪地:“陛下三思啊!陛下!文字乃圣人所创,若让妇人妄改,必遭天谴啊!”
宁皇抬手制止:“朕意已决。但为稳妥起见,设三年过渡期。这三年内,科举考试两种字体皆可;三年后,只接受简化字答卷。同时,国子监需教授正体字识读,确保古籍传承。”
他继续道:“至于活字印刷,由工部牵头,两位姑娘协助,尽快建立印书局。首批印制简化字《三字经》《千字文》等蒙学读物,价格务必低廉。”
吴起等人仍不死心:“陛下,此事关系重大,是否再议...”
宁皇目光一凛:“吴爱卿,朕记得你常抱怨奏折堆积如山。若官员们用简化字书写,你批阅时不也轻松些?”
一句话说得吴起哑口无言。
其他反对派见皇帝决心已定,也不敢再多言。
退朝后,云飞扬被留了下来。
“表弟,今日之事,你可知朕为何如此支持?”宁皇站在窗前,望着宫墙外的天空。
云飞扬谨慎回答:“因表哥心系天下学子?”
宁皇摇头轻笑:“不止于此。朕登基三年,深知治国之难。百姓愚昧,则易被煽动;官员迂腐,则政令难行。你们的简化字和印刷术,让朕看到了开启民智的希望。”
云飞扬心头一震,没想到这位年轻的表哥竟有如此远见。
“但改革之路不易呀!”他转身,看向云飞扬:“吴起等人不会轻易罢休。表弟,朕任命你为国子监司业,专司文字改革。你可能胜任吗?”
云飞扬跪地叩首:“臣必竭尽全力,不负陛下所托!”
离开皇宫时,夕阳西斜。
云飞扬知道,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那些守旧势力不会轻易让步,简体字的推广必将遭遇重重阻碍。
但他更清楚,这场文字改革若能成功,将彻底改变这个国家的文化面貌。
更多的孩子能读书识字,更多的思想能传播交流,一个更加开明的时代或许就此开启。
“就从明天开始吧。”云飞扬望着国子监的方向,喃喃自语。
他仿佛已经看到,无数学童手捧简化字课本,朗朗诵读的场景。
那将是一个全新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