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四合院:开局就得知惊天秘密! > 第496章 重返冰城显神威 巧解弹道定军魂

第496章 重返冰城显神威 巧解弹道定军魂(2 / 2)

“何主任,你这个想法听起来有道理,但是不是有点……‘纸上谈兵’?我们更需要能指导工程实践的方案。”

“验证这个假设需要极其精细的测试和复杂的计算,时间上根本来不及!”

就连陈老夫子也持保留态度:“柱子,你这个想法很有启发性,理论上存在这种可能。但如何量化?如何证明?又如何消除?这比我们之前面对的任何一个问题都要复杂和抽象。”

所有人都觉得何雨柱的思路虽然新颖,但虚无缥缈,远水难解近渴,对解决眼前的困境帮助不大。

面对质疑,何雨柱没有辩解。他走到桌边,拿起一叠空白的演算纸和一支钢笔,对副校长说:“请给我炮管最详细的结构图纸、材料参数、实测的振动频谱数据,以及最近几次失败试射的完整弹道记录和当时的环境参数。再给我两个小时。”

材料很快备齐。何雨柱就在会议室的一角坐了下来,将纷杂的数据表格和图纸在面前铺开。他深吸一口气,仿佛进入了某种忘我的状态。

接下来的场景,让所有在场的专家教授们终身难忘。

何雨柱的右手执笔,在稿纸上飞速书写,一行行复杂的结构动力学方程、流体力学方程、以及描述耦合作用的非线性项被流畅地列出。

他的左手则同时操作着计算尺,进行着同步的数值估算和参数敏感性分析。他的眼神专注,大脑如同最高精度的模拟计算机,将炮管的振动、炮弹的运动、空气的动力相互作用整合在一个前所未有的综合分析模型中。

他不需要查阅繁琐的手册,各种材料的弹性模量、空气在不同温度密度下的参数、复杂的积分变换公式……

仿佛都早已烙印在他的脑海里。在进行一个关键的多参数优化计算时,他甚至完全抛开了计算尺,只是闭目沉思了片刻,便直接写出了最优解的范围,其速度之快,让几位同样精通计算的老教授看得目瞪口呆,暗自掐算后,发现结果竟然分毫不差!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会议室里鸦雀无声,只有何雨柱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和偶尔调整计算尺的轻微响动。

所有人都屏息凝神地看着,看着他如何将那个看似“玄妙”的假设,一步步转化为严谨的数学推导和量化的工程判断。

一个半小时后,何雨柱放下了笔。他拿起最终的那几页稿纸,走到黑板前。

“各位老师,”他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但充满自信,“计算结果表明,在特定的装药温度、炮管仰角组合下,炮弹离膛时间与炮管二阶弯曲振型的某个相位点确实存在强烈的耦合效应。

这个耦合放大因子,在不利条件下,足以将微小的初始扰动放大到足以解释我们观测到的落点散布。”

他在黑板上画出了他计算得到的“耦合风险区间”曲线,并与失败试射的记录数据进行比对——高度吻合!

“解决方案并不复杂,”何雨柱继续道,“不需要修改核心结构。

第一,优化发射流程,通过简单调整装药预温规程和引入一个基于实时温度的发射延迟微调指令,主动避开这个危险的耦合区间。

第二,在炮口制退器上,增加一组经过我计算的、特定角度和质量的微小配重,用于有针对性地抑制那阶特定的有害振动模态。”

会议室内一片寂静,随即爆发出热烈的议论和赞叹!

“神了!真是神了!”结构设计教授激动地拍着大腿,“我怎么就没想到从结构动态响应的细微之处入手!”

“这计算过程……简直是艺术!”一位数学出身的老教授捧着何雨柱的草稿,如获至宝,“这简化思路,这求解技巧,闻所未闻!”

陈老夫子更是老怀大慰,用力拍着何雨柱的肩膀,眼眶都有些湿润:“好!好小子!”

副校长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只是紧紧握着何雨柱的手:“雨柱!你这次可是救了整个项目,救了咱们军工大学的招牌啊!”

后续的验证试验毫无悬念地获得了成功。按照何雨柱的方案调整后,新型火炮的射击精度不仅完全达到了设计指标,甚至在多数情况下还有所超越!

何雨柱在冰城军工大学停留了三天,不仅彻底解决了问题,还应母校要求,做了一场非正式的报告,分享了他的科研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论,引起了巨大反响,激发了无数在校学子的崇拜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