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雨柱的这种思维方式,正是他所欣赏的——抓住问题的物理本质,用合适的数学模型进行描述,进而寻找工程上的解决途径。
“很好!”钱学成一锤定音,“雨柱同志的思路很有价值!我们不能只盯着局部。
我建议,立即成立一个由动力、结构、材料、控制专业组成的联合分析小组,就按照雨柱提出的这个系统动力学分析框架,进行深入建模和计算!
小何,这个分析小组的组长,由你来担任,负责技术协调和模型构建!”
“是!钱先生!”何雨柱立刻领命。他知道,这既是信任,也是巨大的责任。
接下来的几天,何雨柱几乎泡在了计算室和实验室里。
他表面上带领着团队查阅资料、建立简化模型、进行手算和利用院里那台老旧的计算机进行数值模拟,暗地里,却早已让系统对涡轮泵进行了全方位的“虚拟诊断”。
【叮!基于输入参数及多物理场耦合模拟,涡轮泵异常原因分析完成。】
【主要问题:1、轴承支承刚度在高温下下降明显,导致转子临界转速降低,落入工作转速区间,引发共振。2、第三级涡轮叶片叶尖间隙在热变形后过小,导致局部气流激振。】
【优化方案:1、调整轴承预紧力和润滑冷却方案,提升高温刚度。2、微调第三级涡轮叶片型线及安装角,优化热态间隙。3、建议在xx-xx转速区间设置快速穿越程序,避开共振区。】
有了系统的“标准答案”,何雨柱在组织分析讨论时,就显得更加游刃有余。
他巧妙地引导着团队的思路,让他们通过自己的计算和实验,一步步“发现”了系统指出的那两个核心问题以及优化方向。
当联合分析小组将最终的分析报告和优化方案呈交给钱学成和各位专家时,所有人都被其清晰的逻辑、翔实的数据和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折服了!
“妙啊!原来是支承刚度和热变形的耦合问题!”
“这个微调叶片型线避开激振的思路,真是巧思!”
“快速穿越共振区,虽然增加了控制复杂度,但确实是解决振动立竿见影的办法!”
按照优化方案进行紧急修改后,再次进行的发动机地面试车取得了圆满成功!
涡轮泵运行平稳,推力曲线完美,那个困扰大家许久的“心腹大患”被彻底清除!
消息传来,整个动力研究室都沸腾了!几位之前还对何雨柱能力有所怀疑的老专家,纷纷对他竖起了大拇指。
“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
“何工,这次多亏了你!你这系统性的思路,给我们这些老家伙都上了一课!”
钱学成先生更是亲自来到何雨柱所在的办公室,当着所有人的面,用力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中充满了欣慰和激赏:
“小何,干得漂亮!你这次不仅解决了一个具体的技术难题,更重要的是,你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解决复杂系统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这价值,无可估量!”
何雨柱连忙谦虚道:“钱先生过奖了,这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我只是做了些梳理和引导工作。”
但他的心里,同样充满了成就感。
这一次,他不仅仅是依靠系统“开挂”,更是在系统的辅助下,运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真正带领团队解决了一个国家级的关键技术难题!
“巧破困局,妙手解‘心’忧”——何雨柱在五院的声望,凭借此役,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所有人都意识到,这个年轻的“学术联络人”,不仅是个桥梁,更是一把能够披荆斩棘、攻坚克难的锋利尖刀!
而何雨柱也明白,这仅仅是个开始。在通往星辰大海的征途上,还有无数这样的“困局”等待着他去破解。他期待着下一次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