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城工业大学招待所那一幕,如同烙印般深深刻在了安在天的脑海里。
何雨柱那“虚弱”却带着戏谑的眼神,以及那份揭示着《东北家常菜谱》密码本的、看似惨不忍睹实则石破天惊的报告,成了压垮安在天理智的最后一根稻草。
返回701的列车上,跟随他的701保卫处长手按在枪把上,眼睛却警惕地看着列车车厢人行通道。
安在天靠着车窗,窗外飞速倒退的景物他视而不见,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在疯狂盘旋、不断放大,最终凝聚成一个无比坚定的决心:
“不惜一切代价,必须把何雨柱弄到701来!立刻!马上!”
这个念头一旦生根,便如同野草般疯长。安在天越想越觉得此事刻不容缓,越想越觉得何雨柱留在冰城工业大学纯粹是暴殄天物!
“这样一个密码破译领域的‘鬼才’、‘天降猛男’,放在大学里教基础课?这简直就是把传国玉玺拿来当镇纸用!”
安在天内心在咆哮,“‘紫密’、‘字典密’、‘菜谱密’……三次了!三次都是在他手里迎刃而解!而且一次比一次快,一次比一次解决的思路更天马行空,更匪夷所思!”
他回想起701那些兢兢业业、皓首穷经的老专家们,他们付出了无数心血,却在这些新型密码面前一筹莫展。
而何雨柱,仿佛自带一种看透本质的直觉,总能从最意想不到的角度直插要害。这不是经验积累能解释的,这更像是一种……
天赋!一种为密码破译而生的绝世天赋!
“让他待在冰城,是国家的损失,是701的失职!”
安在天握紧了拳头,眼神锐利如鹰隼,“必须让他进入核心,必须让他的才能在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哪怕……用点非常手段!”
回到701,安在天甚至来不及休息,立刻将自己反锁在办公室里,开始谋划这场代号为“挖柱”的秘密行动。
他亲自操刀,以701核心领导的名义,撰写了一份措辞极其恳切、分量极重的请功报告。
报告中,他并未过多描述破译过程(那是绝密),而是以无比凝练和极具冲击力的语言,浓墨重彩地强调了何雨柱三次在关键时刻、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和方式,连续破解敌方最高等级密码,为国家挽回不可估量损失,其贡献“堪称定海神针,功在千秋”!报告直接呈送最高保密机关及总c相关部门。
他要让上面的大佬们先入为主地形成一个概念:何雨柱,是个国宝,是个能瞬间改变情报战格局的战略性人才!
在提交请功报告的同时,安在天又撰写了一份绝密内参,直呈ZY主管领导。
在这份内参里,他描绘了一幅极其严峻的图景:敌方密码更新换代速度越来越快,诡异性越来越强(连菜谱都用上了!),701现有技术力量已显疲态,应对日益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