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何雨柱重回轧钢厂(2 / 2)

聊了一会儿,何雨柱提出想去车间看看两位师父。

“应该的!陈工和吴工要是知道你来了,准保高兴!”李怀德对南易说,“南易,你陪柱子去。我跟食堂再说一声,多加两个硬菜!”

何雨柱和南易来到钳工车间。机器轰鸣,秩序井然。两位八级工师父陈耀和吴宣忠,正在各自的“技术阵地”上指导着几个尖子徒弟,神情专注,不怒自威。

“师父!”何雨柱喊了一声。

两位老师傅闻声转头,看到何雨柱,先是愣了一秒,随即脸上瞬间绽放出毫不掩饰的狂喜和激动!这份感情,可不是演的。

“柱子?!”

“臭小子!你还知道来看我们!”

两位老师傅也顾不上指导徒弟了,快步迎上来。陈耀习惯性地想拍何雨柱的后脑勺,手举到一半,看着比自己还高半头、身姿挺拔如松的徒弟,还有那身虽未佩戴衔章却难掩英气的军装,手轻轻落下,改为重重拍在他结实的肩膀上,眼眶微红:“好!好小子!真给我们长脸!”

吴宣忠更是直接拉过何雨柱的手,紧紧握着,声音都有些哽咽:“出息了!真出息了!在部队没受委屈吧?看着壮实了,也黑了点……”

周围的工友们,无论是认识何雨柱的老人,还是只听过何雨柱传说的新人,都投来敬佩和好奇的目光。

李怀德治下,厂里风气正,大家对这位从轧钢厂走出去的军官,只有羡慕和与有荣焉,绝无半点嫉妒或挑衅。

开什么玩笑,李书记的座上宾,南主任的师兄,两位八级工的宝贝徒弟,谁敢给他难堪?那不是在轧钢厂混到头了?

何雨柱和两位师父聊着家常,听着他们中气十足地炫耀又攻克了哪些技术难关,带了几个得意门生,心里暖暖的。

南易在一旁看着这温馨的一幕,也憨憨地笑着。

这时,车间主任郭大撇子也闻讯赶来,热情地跟何雨柱打招呼,并亲自陪同参观,介绍着车间这几年的技术革新和设备升级。

整个车间都洋溢着一种欢迎自家孩子荣归故里的热烈气氛。

中午,在食堂的小包间里,李怀德、何雨柱、南易、陈耀、吴宣忠围坐一桌。

桌上摆满了丰盛的菜肴,虽然比不上何雨柱的手艺,但也是食堂最高水准了,鸡鸭鱼肉俱全,还有南易特意嘱咐加的几道何雨柱以前爱吃的菜。

李怀德端起酒杯,做了个简短的祝酒词,核心意思就是:柱子是咱们轧钢厂的骄傲,今天回来,就是回家!必须吃好喝好!

这顿饭,吃得是宾主尽欢。没有不开眼的人来打扰,只有老友、师长、兄弟间的真挚情谊和欢声笑语。

何雨柱听着厂里的发展,分享着部队的趣闻(能说的部分),感受着这份毫无隔阂的温暖,觉得这次回厂,真是来对了。

酒足饭饱,何雨柱告别众人,承诺下次回来一定多待几天。李怀德亲自把他送到厂门口,用力握了握手,一切尽在不言中。

骑着自行车离开轧钢厂,何雨柱回头看了看那熟悉又有些陌生的厂门,心中感慨:有李怀德这块“铁板”在,有南易这个踏实肯干的师弟,有两位技术顶天的师父,这红星轧钢厂,还真是个让人安心的地方。

这趟回厂,轻松,温馨,圆满。

各位,你们觉得何雨柱这次回轧钢厂有收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