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五个师与一桌菜(2 / 2)

盛情难却,何雨柱只好半个屁股挨着凳子坐下,心里又是激动又是紧张。

钱学成率先夹起一块稻草扎肉,放入口中细细品味,随即眼睛一亮,赞不绝口:“嗯!肥而不腻,酥烂入味,还有这稻草的独特清香!地道!太地道了!何老师,这稻草你是从哪儿找来的?”

何雨柱赶紧回答:“钱先生,您叫我柱子就行。这稻草是我之前托南方的战友捎来的,一直存着,就想着哪天能做一次正宗的扎肉。”他暗自庆幸自己有空间这个“万能仓库”。

蒋英女士则对那碗文思豆腐赞不绝口,她用勺子轻轻舀起,看着那细如发丝的豆腐在勺中微微颤动,对身边的两个孩子说:“勇刚,勇真,你们看,这需要多么精湛的刀工啊!这不仅是食物,更是艺术。”

小男孩钱勇刚用力点头,已经埋头对付碗里的蟹粉狮子头了,吃得满嘴油光。小女孩钱勇真则小口品尝着盐水虾,吃得十分斯文。

席间,话题自然而然地又从美食转到了学术上。钱学森关心地询问何雨柱在导弹系的教学情况,对他在燃料方面提出的一些新颖想法很感兴趣。

“柱子刚才说,你们聊过燃料稳定性?”化罗庚也来了兴趣。

“是的,老师。”何雨柱恭敬地回答,“钱先生当时给了我很多启发,让我意识到不能只盯着书本上的公式,还要充分考虑实际应用环境下的各种变量。”

钱学成点点头,语气温和但带着期望:“理论基础很重要,但最终要落到实践上。我们国家现在一穷二白,但正因为如此,才更需要你们年轻人敢想敢干,勇于突破。柱子,你在教学的同时,自己也不能停下研究的脚步。”

“是!钱先生,我记住了!”何雨柱感觉像是接到了最重要的军令,浑身充满了力量。

这顿饭吃得宾主尽欢。钱学成夫妇显然对这顿地道的家乡菜极为满意,每一道菜都品尝了不少。两个孩子也吃得津津有味,小勇真甚至还小声问妈妈,以后能不能经常吃到这位叔做的菜,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饭后,何雨柱又利落地收拾了碗筷。尽管钱学成和化罗庚都让他别忙了,但他还是坚持把厨房恢复得干干净净,这是他做事的原则。

一切收拾妥当,已经下午。何雨柱向化罗庚夫妇和钱学成一家告辞。

“柱子,明天就是除夕了,你这么急着回去?”华罗庚有些不舍。

“老师,军校纪律严,我明天一大早就得乘火车返回冰城,必须在12号晚饭前报到。”何雨柱解释道。

钱学成走上前,郑重地与何雨柱握了握手:“何老师,谢谢你今天的款待,让我尝到了久违的家乡味道。也祝你在教学和科研上取得更大的成就!我们以后肯定还有机会见面。”

“谢谢钱先生!我一定努力!”何雨柱紧紧握着钱学森的手,感觉这只手仿佛蕴含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

何雨柱刚走,化罗庚便正色道,“学成,我和你商量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