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的行军和战斗间隙,何雨柱俨然成了这支小队里最受欢迎的“故事大王”兼“战术教官”。这不,刚在一个相对安全的林间空地休整,战士们就又把他给围上了,连一向沉稳的何保国和施鹰排长都抱着枪,坐在外围,竖起了耳朵。
“何专家,再给咱们讲点新鲜的呗!上次您说的那个‘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可把二班长大牛给唬住了,他琢磨了好几天呢!” 一个机灵的小战士笑嘻嘻地起哄,牛班长则不好意思地嘿嘿傻笑。
何雨柱看着周围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心里也挺有成就感。他清了清嗓子,盘腿坐下,笑道:“行啊,那今天咱们就聊聊老祖宗传下来的一个大智慧合集——三十六计!”
“三十六计?乖乖,这么多?” 战士们发出一阵惊叹。
“对,整整三十六招,招招都藏着学问。” 何雨柱开始如数家珍,“比如,瞒天过海,就是骗得敌人团团转;围魏救赵,就是不打你正面,去掏你老窝;借刀杀人,就是让敌人自己打自己……”
他挑了几个生动有趣、又贴近战场实际的计策,用大白话配上简单的小故事,讲得深入浅出,听得战士们时而恍然大悟,时而哈哈大笑,就连何保国和施鹰也频频点头,觉得这里面很多道理,确实跟战场上的实际情况暗合。
当何雨柱讲到最后一计——第三十六计,走为上时,气氛却微妙地变了。
“走为上?” 之前那个起哄的小战士第一个嚷嚷起来,脸上带着点不以为然,“何专家,这……这不就是逃跑吗?咱们志愿军,只有向前,哪有向后跑的?这也能算一计?”
“就是啊,” 另一个膀大腰圆的战士瓮声瓮气地附和,“听见枪响就撒丫子跑,那不成孬种了?这计策不好!”
不少战士都露出了类似的表情。在他们朴素而坚定的战斗观念里,“撤退”、“转移”往往跟“畏战”、“失败”联系在一起,让他们接受“走”是上策,心里确实有点疙瘩。
何保国虽然没有说话,但眉头也微微皱起,显然也对这“走为上”有些本能的排斥。
何雨柱将大家的反应尽收眼底,他早就料到会这样。他不慌不忙,脸上依旧带着温和的笑容,目光扫过每一个面露不解或不屑的战士。
“同志们,” 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我知道大家在想什么。觉得‘走’就是认怂,就是怕死,对不对?”
几个战士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但眼神里的不认同并没消失。
“那我问大家一个问题,” 何雨柱话锋一转,“咱们要是明明知道前面是敌人设下的陷阱,火力强大,地形对咱们极其不利,冲上去就是白白牺牲,根本完不成任务。这时候,咱们是应该梗着脖子,高喊口号往里冲,让敌人如愿以偿地把咱们消灭掉呢?还是应该暂时避开敌人的锋芒,保存力量,寻找更好的机会,从别的地方狠狠地揍他,最终完成任务?”
战士们愣住了,互相看了看,没人立刻回答。梗着脖子送死?那确实太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