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甚至能大致分辨出威胁的方向和模糊的类型是埋伏还是炮击危险区?
天下无敌系统赋予的能力,在真正的战场上,开始显现出惊人的价值。
凌晨五点多,吉普车终于有惊无险地抵达了一个隐蔽在山坳里的小型兵站。几顶低矮的帐篷,外面停着几辆覆盖着伪装网的卡车,空气中弥漫着机油、汗水和一丝若有若无的血腥味。
一个穿着棉军装、满脸疲惫但眼神精亮的干部快步迎了上来,对着洪将军敬礼:“首长!您可算到了!”他看到何雨柱,愣了一下,“这位是?”
“总部派来的技术专家,何雨柱同志。”洪将军简单介绍,“老阚,情况怎么样?”
被称为老阚的干部脸色一暗,引着他们走向一顶最大的帐篷:“非常糟糕!首长,三登兵站几乎被犁了一遍!光是清理废墟就牺牲了十几个同志!最要命的是,很多弹药箱被埋在过来炮弹是哑弹,堆在一起,谁也不敢动!”
帐篷里,一盏马灯发出昏黄的光。几个同样疲惫不堪的干部和技术员围着一张简陋的地图,上面标注着三登兵站的受损情况。
洪将军直接把何雨柱推上前:“具体情况,跟何专家详细说!柱子,看你的了!”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这个年轻得过分、还带着学生气的“专家”身上。怀疑、期待、焦虑……各种情绪交织。
何雨柱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忽略那些目光。他走到地图前,仔细看着那些标注,同时问道:“有更详细的现场照片或者草图吗?特别是哑弹堆放点和建筑坍塌最严重的地方。”
老周赶紧递过来一叠资料,比飞机上那些更凌乱、更触目惊心。何雨柱接过资料,立刻沉浸进去。金属疲劳直觉和弹药结构洞察技能全开,结合他扎实的工程知识,大脑飞速运转。
他指着地图上一个点:“这里,仓库承重墙倾斜超过十五度,但主要支撑柱看起来完好。不能直接用机械硬来,容易引发二次坍塌。应该先用三角木从侧面加固,然后人工小心清理洞口,逐步进入。”
他又拿起一张哑弹的照片,手指点在上面一个细微的结构:“这种美式引信,有个惯性保险,正常情况下运输震动不会解除。但剧烈爆炸的冲击波可能会让它处于临界状态。搬运时必须绝对水平,轻微倾斜都可能引爆。”
他的语速很快,分析条理清晰,指出的问题一针见血,提出的方案具体可行,完全不像一个初来乍到的学生。帐篷里的干部和技术员们脸上的怀疑渐渐变成了信服,甚至开始拿出本子记录。
洪将军抱着胳膊站在后面,看着何雨柱在灯光下专注的侧脸,眼神里充满了赞赏。这小子,果然没让他失望!
“老阚!”洪将军打断道,“就按何专家说的方案,立刻组织人手,分两组行动!一组由你带队,负责清理废墟,严格按照何专家说的加固程序来!另一组,挑选最胆大心细的老兵,配合何专家,处理那些哑弹!”
“是!”老阚大声应道,立刻转身出去安排。
洪将军走到何雨柱身边,压低声音:“柱子,哑弹那边是重中之重,也是最危险的。你……有把握吗?”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让一个年轻的学生去面对那些随时可能爆炸的铁疙瘩,压力可想而知。
何雨柱抬起头,脸上虽然还有一丝疲惫,但眼神却异常坚定:“洪司令,我不敢说百分之百,但我比其他人更了解它们的结构。我会小心的。”
他没有退缩。系统的能力给了他底气,但更重要的是,他看到帐篷外那些席地而卧、伤痕累累却依然坚守岗位的战士们,他无法退缩。
天色微亮时,何雨柱穿上老阚找来的一套略显宽大的旧棉军装,外面套上了一件缴获的防弹背心(虽然对这玩意儿的效果存疑),戴上一顶钢盔,在一个班的战士护卫下,走向那片仍然冒着缕缕青烟的废墟。
真正的考验,现在才刚刚开始。但何雨柱不知道的是,系统空间已经在他的全身四周形成了空间吸收屏障!
何雨柱还不知道,在远处一座被炸塌了半边的了望塔上,一个抱着步枪、眼神如同鹰隼般锐利的年轻的老兵,正默默地注视着他的一举一动。
那是神枪手何保国。
洪司令已经下了死命令,调他这个威震全军的神枪手来,确保这个“宝贝疙瘩”——本家何雨柱的安全。
何保国舔了舔干裂的嘴唇,手指轻轻搭在扳机上,像一尊凝固的雕像,与脚下的焦土融为一体。他的任务很简单:任何试图威胁到那位年轻专家的敌人,都会在他的枪口下变成一具尸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