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星辰的轨迹(1 / 2)

书房的门被重新关上,隔绝了外界所有的声音。

方才还汇聚着王府顶尖智慧、人声鼎沸的房间,此刻只剩下我和幕玄辰,以及那张静卧在书案上、仿佛在嘲笑着世间一切凡人的古图。

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名为“无能为力”的挫败感。

幕玄辰久久地伫立在书案前,凝视着那张图,眼神中是他极少流露出的茫然与疲惫。那些饱学之士的退场,抽走了最后的希望,只留下一个冷冰冰的现实:他们面对的,是一个无法用已知经验去理解的“神迹”。

“或许……他们是对的。”他终于开口,声音低沉沙哑,带着一丝自嘲,“这根本就不是留给凡人去解读的东西。可能真的只是某个上古存在留下的、毫无意义的玩笑。”

他的指关节因为用力而微微泛白,显示出他内心的不甘与激荡。从运筹帷幄的统帅,到面对“神迹”的凡人,这种落差,足以击垮任何一个心志坚定的人。

但我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那张图。

我的心,没有被那股绝望所浸染。因为只有我知道,就在刚才,就在我的指尖触碰到古图的那一刻,我脑海中的【数据之眼】给出了与所有人截然不同的反馈。

【检测到“星之匙”……权限验证中……】

【验证失败。】

【破解需要前置密钥:“饿殍之梦”与“冥花之吻”……当前密钥完整度:1\/2。】

“星之匙”。

它是有名字的。它不是一个玩笑,而是一把钥匙。

只是,这把钥匙的锁孔,并非这个时代的人所能理解。而打开它的两把前置密钥,我只拥有其一——“饿之梦”的那块星石。另一块,“冥花之吻”,至今杳无音信。

这也就意味着,我无法像之前那样,直接通过【数据之眼】读取它的核心数据。我必须……靠自己,用我拥有的知识,去撬开那道门缝。

“殿下,”我抬起头,迎上他满是疲惫的目光,缓缓说道,“能让我……一个人在这里待一会儿吗?”

幕玄辰一怔,他看着我,从我的眼神中,他似乎读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东西。那不是绝望,也不是盲目的固执,而是一种沉静的、专注的、仿佛找到了某种线索的……探究。

他深深地看了我一眼,最终没有多问一个字,只是点了点头:“好。我就在外面,有任何需要,随时叫我。”

他转身离去,轻轻地带上了门。

整个世界,仿佛只剩下我,和这张来自远古的谜题。

我走到书案前,俯下身,将自己的视野完全沉浸在那繁复而神秘的线条之中。我不再试图将它们与任何已知的地理形态去对应。我清空了脑中所有的《山海经》与《坤舆图》。

我只是纯粹地“看”。

【数据之眼】在我的意志下高速运转,视野中的一切都被分解为最原始的数据流。古图上的那些线条,在我的视网膜上被重新扫描、建模、分析。

山脉,为何一定要是山脉?

河流,为何一定要是河流?

张老先生的话,在我脑中回响——“此图之中的山川走势、河流交汇,完全遵循着自然地理的法则……”

是的,法刖。

这个世界上,除了地理,还有什么东西,同样遵循着宏大、精密、不容置疑的法则?

我的目光,不由自主地透过窗棂,望向了外面那片已经暗淡下来的天幕。一两颗星急的星辰,已在天边悄然亮起。

一个石破天惊的念头,如同雷电般劈开了我所有的思维定式。

如果……这不是地上的图,而是天上的图呢?

这个念头一旦产生,便再也无法遏制!

我立刻调动【数据之眼】,命令它:“以该图为基准,调取当前时区标准星图,进行重叠比对!”

【指令收到。星图数据库加载中……重叠比对开始……】

冰冷的数据流在脑中飞速闪过。一张由无数光点构成的、现代天文学绘制的精准星图,瞬间覆盖在了那张古图之上。

我屏住呼吸,等待着那“完全吻合”的奇迹时刻。

然而——

【比对结果:相似度17.3%。匹配失败。】

失败了?

我的心脏猛地一沉。难道这个方向也是错的?

不……不对。

我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死死地盯着脑海中那两张重叠在一起的图。它们确实不匹配,但又存在着某种诡异的关联。那些被古图定义为“主峰”的最高点,往往能与星图上某些最亮的恒星(如天狼、织女、大角)遥相呼应,但位置却发生了明显的偏移。那些被描绘成“大河”的蜿蜒曲线,其走势与星空中银河的轮廓有几分神似,却又像是一个被扭曲过的影子。

偏移……扭曲……

为什么会这样?

我呆呆地看着古图上那一条条被古人认为是“龙脉”的磅礴曲线,它们在我的数据视野里,不再是山,而是一条条由光点构成的轨迹。

等等……轨迹?

我的脑中,一个连我自己都感到荒谬和震撼的词语,猛地跳了出来。

岁差。

这是现代天文学的一个基本常识。地球并非一个完美的球体,它在自转的同时,其自转轴也在以一个极其缓慢的速度,围绕着一个中心点进行着周期性的“晃动”。这个晃动的周期,长达两万六千年。

这个宏大到令人难以想象的“晃动”,会导致一个结果——在地面上观察星空,所有星星的位置,都会随着千百年的时光流逝,而发生缓慢的、肉眼难以察觉的偏移。

今天的北极星,在一万多年前,并不是“北极星”。古埃及人建造金字塔时,他们心中的“北极星”是天龙座a星。

古人无法理解这种横跨万年的宇宙变化,在他们眼中,星辰的位置是永恒不变的“天道”。当他们通过某种方式,观测到这种“天道”的变迁时,只会将其归结于神明的启示,或是世界的某种终极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