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巫一愣,勉强压下心头的慌乱,回忆着余枭带回的信息:“据回来的人说,河畔部落生活在沼泽边缘,鳄鱼横行,泥沼吞人,生存环境极其恶劣。上次我们的人帮他们斩杀鳄鱼,展示了铁器和组织力。这次回去招揽家人的八十多人,众口一词描述天部落的安定富足,恐怕是动摇了他们根本。他们首领和巫商量后,大概是觉得留在故地迟早族裔衰微,不如赌一把,全族来投。他们……他们只提了一个要求,希望能在天部落内保留‘河畔部落’之名。”
“保留部落名号?”
林天嘴角勾起一抹了然的笑意,那笑容里带着掌控全局的从容,“准了!为何不准?”
“啊?”
林巫又是一呆,“首领,两千多人自成一体,若是保留部落建制,恐日后尾大不掉啊!”
“呵呵,” 林天轻笑出声,站起身,走到窗边,望向城外隐约传来喧闹的方向,“林巫啊林巫,你管着具体事务,有时反而看不清大势。他们要保留的,不过是个虚名罢了。”
林天心想:将来只要我们推行‘户籍制度’,将每一个人,无论他原来属于河畔部落还是牛角部落,统统登记在册,编入天部落的里、坊、工段。
他们的孩子将来在天部落的学堂识字,青壮在我们的工坊、工地干活,遵守我们的法令,使用我们的贡献点……
时间一长,谁还记得那沼泽边的‘河畔部落’?
所谓的部落,不过是个空壳,一个让他们心里踏实的过渡罢了。
到时两个城池来回安排一下,名存,实亡尔。
林巫听着林天条理清晰的分析,眼睛渐渐亮了起来。
是啊,核心在于融合,在于实际的掌控,一个名号,给了又何妨?
“至于安置……”
林天转过身,目光锐利,“房子不够?正好!这两千多人,首要任务就是建房子,建城!告诉他们,这也是给他们自己盖房子,建城墙!”
“告诉他们,努力干活,贡献点攒够了,优先分配新建的、更牢固的青砖白墙的房屋!”
“吃的问题,我们河里的渔猎从未停止,新造的大船不久就能下水,获取鱼获更容易。”
“还有三个月,八千多亩稻田的收成,粮食也会跟上的。不就是两千多人吗?天部落吞得下!”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决断:“答应他们的六万贡献点,一次性划拨给他们部落公库,由他们的首领和巫按功劳分配。这笔巨款,能让他们立刻感受到天部落的‘慷慨’和‘信用’,也能刺激他们更快地融入我们的贡献点体系。”
有了林天的定心丸和清晰方略,林巫心中的巨石轰然落地。
他深吸一口气,重新恢复了那个精明干练的大总管模样:“我明白了,首领!我这就去安排!”
接下来的日子,天部落仿佛一个骤然开足马力的巨大机器。
城外河滩上,临时搭建起了连绵的窝棚,虽然简陋,但至少能遮风避雨。
河畔部落的两千多人,加上零散从其他部落投奔来的六百余人,被迅速打散编入不同的建设大队。
后续还有人在涌来,毕竟在这吃三顿饿九顿的时代,食物就是最好的硬通货。
何况这里提供细盐,这么好的住的地方,比山洞强多了。
每个部落,只要有一个种子在这,那么就会很快造成虹吸效应。
城墙工地上,人手逐渐的充裕,号子声震天动地,砌墙的速度肉眼可见地提升。
新的居住区规划也紧急增加,烧砖的窑炉日夜冒烟,伐木的队伍深入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