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泥、摔打、入模、刮平、脱坯……动作由生疏迅速变得流畅。
每个人身边很快就堆起了一排排整齐的湿砖坯。
林天仔细观察了一下,估算着进度。
这里每天有数十人制砖,按每人每日平均制作七八百块砖坯计算,加上已经准备好的木料,建造规划中那座大型工坊的砖瓦,很快就能备齐!
工坊的奠基,重中之中是水动力。
离开烧砖区,林天立刻赶往工坊的选址地。
这里靠近水流湍急的河段,地势平坦开阔。
他远远就看到,建房总指挥林山已经等在那里,身边围着昨天建房的主力,还有一群新加入的、渴望学习新技能的族人。
“首领!”林山见到林天,立刻上前,眼神热切,“石头和木料都在准备了,这工坊的地基和那‘水动力’的基础,就等您来定章程了!”
林天赞许地拍了拍林山的肩膀:“好!山子,建房你已经是一把好手,这工坊是咱们天部落未来所有技艺的核心,地基更要坚固,尤其是要承载水力的冲击,马虎不得。”
他走到已经用石灰划好线的地基沟槽前,开始详细讲解:
“第一步,深挖基槽,巨石镇底!”
他指着近一人深的沟槽,“这用大锤夯实,确保根基沉稳,洪水来了也冲不垮!”
众人立刻行动起来,将早已准备好的巨大河卵石和开凿的石块抬入基槽,叮叮当当的夯实声不绝于耳。
“第二步,三合土粘合,层层夯筑!”
林天让人抬来准备好的三合土——由石灰、河沙和黏土按特定比例混合。
“用这三合土填充石块之间的所有缝隙,每铺一层石头,就浇灌一层三合土,然后用夯杵全力夯实!要夯到刀插不入、水泼不进的境地!”
壮汉们两人一组,抬起巨大的木夯(粗木桩下固定石板),喊着号子,一下一下,奋力夯打着地基,汗水混着三合土的灰浆,显示出力量与决心。
“第三步,关键所在——水轮机基座!”
林天走到预留的、靠近河岸的位置,这里需要承受未来水轮巨大的转动力和重量。
“这里,要用最好的青石垒砌,......”
“基座的形状和角度至关重要,必须严格按照我画的图纸来,确保水轮安装后能平稳、高效地转动!”
林天拿起一根树枝,在地上画出详细的结构图,耐心解释每一个凹槽、每一个倾斜面的作用,如何引导水流,如何承受轴向力。
林山和几个领悟力强的骨干围在他身边,听得目不转睛,不时提出疑问,林天都一一解答。
阳光下,工坊地基工程全面展开。
采石声、夯土号子声、水流声、林天的讲解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首充满希望的劳动协奏曲。
工坊的地基在号子声与夯土声中一日日坚实隆起,如同天部落族人心中那无法撼动的信念。
远处,新开垦出的水田在阳光下泛着粼粼波光,一片连着一片,如同铺开的明镜,倒映着蓝天白云,也倒映着每个人脸上日益增长的希望与自信。
看着时机成熟,林天决定将部落最重要的战略储备——稻谷,全部投入春播。
这一天,部落中心的空地上,气氛庄重而热烈。
那几袋被视为部落命脉的稻种被小心翼翼地抬了出来。
林天则取出了他早就设计、由林根带领木工组精心制作的新工具——一杆大秤。
这秤的秤杆是硬木所制,打磨得极为光滑,上面刻着清晰的刻度。
秤砣则是用一块密度均匀的石块仔细打磨而成,悬秤钩的则是坚固的藤条。
“这是‘秤’,可以精准衡量物体的轻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