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到基地时,白岑特意往三轮车的车斗里放满物资:手套、棉衣、棉裤、螺丝钉、各种工具。
因此,小三轮开回基地后,基地居民全都围了上来。
白岑简单回答几句,就往食堂走了。
食堂里还亮着灯,几张桌子旁坐着没吃完的工人,看到白岑进来,都笑着打招呼。
打饭窗口的阿姨早就留了饭,见她过来,麻利地把饭菜端出来:“基地长,给你留了萝卜炖肉,还有热馒头,快吃,凉了就不好吃了。”
白岑接过餐盘,萝卜炖肉冒着热气,油花浮在汤面上,馒头还是软的。
她坐下把手捂在碗侧,瞬间觉得冻透了的身体暖和过来。
潇优的面前也放着一份饭,每当有人注视,他就低头假装在吃。
白岑吃得差不多,就把潇优的饭菜收入空间。
照旧是没有容器收入空间,白岑至今也搞不清楚大神是怎样保存这些液体的。
但总归是非常方便。
吃完晚餐,白岑找到杨志,告诉他今天收取的物资。
杨志指着东边的一处地,让她连夜放在那里,明天好安排人建温室、清积雪。
“你让机动队的人准备下,明天一早转成除雪队,再从工地组调些人,这样人手应该就够了。”白岑最后补充道。
“我这就去通知。东边的空地刚好让人清过雪,应该能放下那些机械和建材。”杨志点头应下。
白岑和潇优便和杨志分开,往东边的空地走。
空地之前是用来堆建筑垃圾的,下午被清理出来,雪扫得干干净净,只留了一层薄雪。
白岑站在空地中间,左右看了看,确认没人,立即意念一动,放出一大堆钢材,随后是钢化玻璃,再然后是各种配套的小零件、小工具。
放完这些,还有空地,干脆将收取的所有大型机械全都一股脑儿放出来。
整个过程不到十分钟,体育馆东侧的空地里就堆满了物资,钢铁机械在灯光下泛着冷光,玻璃箱堆得像小山。
白岑睁开眼,呼出一口白气,实在太冷,真是一分钟都不想在室外待着。
这时,几个路过的工人看到空地上的大量物资,只是笑着点点头,没人多问。
基地里的人都知道基地长有凭空变出物资的本事,也知道跟着她走肯定有饭吃、有衣穿,能活得下去,因此,没一个人置喙如此匪夷所思的事情。
白岑也乐得没人管、没人问,省下了解释的烦恼。
回到宿舍,白岑洗漱完就钻进被子里。
为了节省资源,基地的夜间供暖温度也就十五度左右,这个温度对于长期生活在二十四五度环境的S市人来说,还是有些冷的。
白岑翻了个身,想起晚上放机械时的事,对潇优说:“今天收的这些大型机械,油耗应该比较高,基地的燃油恐怕撑不了多久。”
“低温下机械油耗本来就高,而且除雪需要持续作业,耗油量只会多不会少。你想怎么办?”潇优靠在窗边,电子眼望着外面的雪。
“我想找些手推车搭配着用。”白岑坐起身,裹紧被子。
“机械适合清大片的积雪,比如基地门口、大棚周边,但像宿舍过道、楼梯间这些小地方,用手推车更方便,还不用烧油,环保又节能。而且手推车能拉物资,以后运玻璃、钢材也能用,比人工扛省劲。”白岑解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