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渔夫:我的渔村首富路 > 第170章 固本培元与暗流再起

第170章 固本培元与暗流再起(1 / 2)

万洋渔业合作意向书的到来,像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头,在东源村漾开了层层涟漪。

有村民觉得这是天大的好事,大公司带着钱和技术来了,村子能更快发展;也有老成持重的,觉得天上不会掉馅饼,担心最后被吃得骨头都不剩。

林凡没有急于公开表态,他深知在这种时候,稳定内部、强化自身才是根本。

他采纳了“拖”字诀,通过老村长向外界释放信号:合作是大事,需要充分调研、村民讨论和详细评估,急不得。

与此同时,他将更多精力投入到现有产业的“固本培元”之中。

“林氏一号”渔场的海藻实验区迎来了第一次规模化采收。

浓密翠绿的龙须菜被成串地捞起,直接在船上进行初步去杂和捆扎,运回码头后,一部分通过赵老板的渠道鲜销,另一部分则送入新建的冷链中心,准备尝试进行深加工——晾晒海藻干或尝试制作调味海藻酱。

这次成功的采收,不仅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收益,更坚定了林凡扩大海藻养殖规模的信心。

他规划将海藻区面积再扩大百分之五十,并着手准备引入经济价值更高的海带苗。

深海网箱里的东星斑和军曹鱼长势良好,体型匀称,活力充沛。

林凡定期投喂精心配比的饲料,并利用水下摄像机观察鱼群状态,严格记录生长数据。

这批鱼是他打响“东源”高品质深海养殖鱼类的关键,不容有失。

他甚至开始构思,未来是否可以为这些鱼申请绿色或有机认证,进一步提升品牌附加值。

金纹珍珠贝的培育更是重中之重。

林凡几乎每天都会去暂养池观察,记录贝壳的生长情况、金纹的变化。

那枚首次系统化培育出的“金纹壹号”珍珠,被他妥善收藏,作为样品和未来品牌宣传的镇店之宝。

他深知,要想在高端市场立足,品质的稳定和数量的规模至关重要。

他悄悄加大了优质种贝的选育力度,并开始规划建设一个更专业、更可控的室内育珠车间,以减少自然环境波动的影响。

这些扎实的产业工作,带来的不仅是稳步增长的现金流,更有那无形却至关重要的气运值。

林凡能感觉到,随着产业的稳健扩张和技术的持续应用,气运积累的速度比之前单纯依靠赶海时要快上不少。

——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

几天后的一个傍晚,阿明带着一身海腥气,匆匆找到正在冷链中心检查设备的林凡。

“凡哥,有点不对劲。”

阿明压低声音,脸色凝重,“这两天我们在例行巡逻的时候,发现有两艘挂着外地牌照的钓鱼艇,老是在咱们渔场和网箱区的外围转悠,也不怎么下钩,就是来回晃荡。我让兄弟们靠过去想问问,他们要么装作没看见开走,要么就说是在找钓点,眼神躲躲闪闪的。”

林凡眉头微蹙:“看清楚船上的人了吗?”

“离得远,看不太清,但感觉不像是正经来钓鱼的。”

阿明肯定地说,“而且,他们徘徊的区域,正好避开我们声呐浮标最密集的地方,像是……像是摸过底一样。”

林凡心中了然。

这大概率是万洋渔业在合作提议受挫后,使出的下作手段——派人近距离侦察,甚至可能伺机搞点小破坏,比如割断网箱缆绳、投放病源体之类,以此来施压,逼迫他就范。

“加强巡逻密度,特别是夜间。”

林凡果断下令,“把我们那艘装了探照灯和喇叭的巡逻艇用起来,一旦发现这些可疑船只靠近核心区域,直接灯光警告和喊话驱离,态度可以强硬点,但不要发生直接冲突。同时,通知所有队员,提高警惕,发现任何异常情况,立刻汇报。”

“明白!”阿明领命而去。

林凡走到窗边,看着暮色渐沉的码头和海面。

万洋的动作比他预想的还要快,也更无所顾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