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深沉,白天的喧嚣彻底沉淀下来。
林凡独自坐在办公室里,电脑屏幕上同时开着几个窗口:一边是声呐浮标传回的加密数据流,一边是他正在设计的自研潜水装备的结构草图,还有一边是气运系统的界面。
白天的成功考察,带来了不小的“正向行为”反馈,气运值有明显的增长,已经逼近下一个阶段性门槛。
他能够感觉到,系统似乎即将解锁新的功能或者更高阶的兑换选项。
他的目光聚焦在声呐数据上。
白天忙于接待考察团,直到现在才有空仔细分析。
数据记录显示,就在考察团在村里听取汇报的那段时间,位于祭坛海域最深处的四号浮标,捕捉到了一段持续约三分钟的异常低频声波。
这段声波并非船只发动机或已知海洋生物的叫声,其频率极低,波段特殊,带着一种规律性的震颤,仿佛某种庞然大物深沉的呼吸,又像是古老地层在缓慢挤压摩擦。
更让林凡在意的是,这段声波的出现,与他气运值的显着增长,在时间点上存在一种微妙的巧合。
是巧合吗?还是说,那片深海的未知存在,与他这个“气运”持有者之间,存在着某种尚未可知的联系?
古老的“南珠遗族”祭坛,汇聚的“丰饶”之力,吸引的不仅仅是鱼群,还有这深海的守护者(或者说,居住者)?
他调出之前记录到的巨型生物能量信号,与这次的声波数据进行比对。
虽然信号类型不同,但出现的位置和那种蕴含的、令人心悸的磅礴生命力,却如出一辙。
“万洋渔业”寻找的,会不会不仅仅是祭坛本身,也包括了这个神秘的深海生物?或者说,他们知道这生物的存在,并想利用它?林凡的思绪在黑暗的海洋与复杂的人心之间穿梭。
他关掉数据界面,再次看向那份潜水装备设计图。
普通的潜水装备,极限深度和安全性都难以满足探索那片深水区的需求。
他需要更先进的技术。
系统界面上,那个【初级深海潜水维生系统(简化版)】的图纸兑换要求依然高昂,但他注意到,在其下方,出现了一个新的、灰色未解锁的标签:【基于现有材料与技术的适应性改造指南】。
这个新选项需要的气运值要少很多,似乎是在引导他,如何利用现实世界中能够获取的材料和设备,进行符合当前科技水平的“升级改造”。
林凡眼神一亮。
这才是更稳妥、更隐蔽的路径。
直接拿出超越时代的技术图纸风险太大,但如果是在现有装备基础上,融入一些系统提供的“灵感”和“优化思路”,自己动手改造出一套性能更优异的潜水系统,则合理得多。
他立刻投入气运值,兑换了这个【适应性改造指南】。
大量的信息流涌入脑海,并非完整的图纸,而是一些关键的技术要点、材料替代方案、结构强化思路以及应急处理预案。
比如,如何选用更高强度的民用级钛合金部件替代普通钢材,如何优化供气回路以减少氮醉风险,如何加装一套简易的水下推进和平衡系统……
有了这些指引,他之前采购的那些零配件和学习的知识,仿佛瞬间被串联了起来,有了明确的方向。
林凡拿起笔,在之前的设计草图上快速修改起来。
灯光下,他的身影显得专注而坚定。外界的认可与喧嚣已经成为过去,他未来的战场,依旧在那片深邃而神秘的大海之中。
与“万洋渔业”的博弈,与深海未知的对话,现在,才刚刚进入更深的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