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取了二十只健康状况相近的紫珍珠贝,分成两组:对照组投喂普通金藻饵料,实验组则投喂按照系统推演的最佳配比调制的特殊饵料。整个过程在严格控制的隔离环境下进行,记录下每一个细节。
忙完这些,已是午后。
林凡走出仓库,深吸一口带着海腥味的空气。
黑铁气运日,他决定遵从系统的提示,不进行任何出海或重大决策,而是将时间用在巩固内部和观察学习上。
他信步走到码头,看到李叔正带着几个村民在修补渔网,便凑过去搭了把手。
他手法不算最熟练,但态度诚恳,一边干活,一边听着老渔民们闲聊着最近的鱼情、天气和家长里短。
这种接地气的交流,让他能更真切地把握村子的脉搏,也让他从紧张的商业谋划中暂时脱离出来,感受到一份朴素的宁静。
“小林啊,听说你最近又在捣鼓什么新玩意儿?”一个老渔民笑着问,“村里人都说,你这脑袋瓜子,比我们这些老家伙灵光多了。”
林凡笑了笑,避重就轻:“李伯,就是试着看能不能把咱村的贝类品质再提一提,卖个好价钱。”
“好啊!年轻人肯动脑筋是好事!咱们东源村,就指望你们这些年轻人了!”
老渔民们纷纷附和,眼神里带着赞许和期待。林凡知道,他在村里的根基,正是在这一点一滴的实干和交往中,逐渐牢固起来的。
傍晚,林凡回到仓库,首先去查看了那两组紫珍珠贝。
对照组的贝类一切正常,而实验组的贝类,在投喂了特殊饵料后,似乎……更加活跃一些?
贝壳开合更有力,滤水速度也似乎略有增加。
这只是初步观察,但足以让林凡感到振奋。
他打开系统,查看气运值。因为成功应对了快艇事件(化解潜在危机)、推进了金藻研究(知识积累与投资未来),以及下午与村民的良好互动(改善关系),气运值竟然在黑铁日也有了微弱的增长。
【当前气运值:3.5\/100】
从零开始,虽然缓慢,但毕竟是在向上走。
而且,他注意到,在【辅助功能】的【市场舆情监测】中,出现了一条新的、被标记为“潜在风险”的信息:
【“万洋渔业”旗下子公司“万洋生物科技”,于今日注册了一系列与“海洋生物活性物质提取及应用”相关的商标和外观专利,其描述范围与“金藻素”部分潜在应用领域存在重叠。】
林凡眼神一凝。商业上的布局已经开始了吗?
这是要构筑知识产权壁垒,还是为后续可能的技术“借鉴”或市场争夺做准备?
他感到一股无形的网正在缓缓收紧。但同时,实验组贝类那微小的积极变化,和眼前缓缓增长的气运值,又给了他坚定的信心和方向。
“你想在前面堵,我就在后面追。”林凡低声自语,嘴角勾起一丝挑战的弧度,“看谁跑得更快,看谁的技术更扎实。”
他拿起笔,在实验记录本上认真地写下今天的观察笔记。
灯光下,他的身影被拉长,与仓库里那些代表着未来希望的培育池、实验贝类融为一体。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
危机已然显现,但希望的种子,也正在这看似普通的渔村仓库里,悄然生根,等待绽放出惊艳世人的金纹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