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并不十分意外,商业竞争本就如此,尤其是在可能涉及巨大利益的深海资源面前。
系统界面中,气运值稳步增长,已接近 55.0 。那件【深海矿脉探测仪】依旧散发着诱人的光泽。
而上次使用【初级深海探测声呐阵列】扫描到的,关于那片冷泉生物群落和疑似沉船的数据,他也时常在夜深人静时反复研究。
那片未知的深蓝,对他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他意识到,不能因为陆上产业的扩张而放松对海洋的探索。海洋,才是他真正的根基和优势所在。
面对新的形势,林凡开始更有意识地培养和倚重核心团队。
他正式任命阿明为海上作业队队长,不仅负责日常捕捞和渔场巡逻,还将一部分基础的深海探测设备操作和维护任务交给他,让他开始接触和学习更先进的海上技术。
小玲则被赋予了更多的管理职能,除了研发和数据管理,她还开始介入市场推广和品牌建设的策划,林凡有意让她在未来独当一面。
对于大牛负责的初加工环节,林凡提出了更高的卫生标准和效率要求,并拨款让他去县里的食品加工厂参观学习。
这天晚上,林凡将阿明、小玲、大牛等核心成员召集到自己的“研发角”。
“博览会给我们打开了局面,但也引来了更多关注,甚至是觊觎。”林凡开门见山,“我们不能满足于现状。接下来,我们要做三件事。”
他扳着手指:
“第一,陆上,稳妥推进海藻深加工厂的合作谈判,这是我们将资源优势转化为技术和资金优势的关键一步-2。”
“第二,海上,巩固近海,探索远洋。‘林氏一号’渔场的生态混养要持续优化;同时,我们需要开始为下一次深海勘探做准备。”
“第三,人才,咱们内部的培训要常态化,夜校要继续办,还要鼓励年轻人多学新技术。”
他看向阿明:“阿明,尽快熟悉新装备,下次远海勘探,你跟我一起去。”
阿明激动地挺直腰板:“是,凡哥!”
他又对小玲说:“小玲,留意一下市里或者省里有没有关于海洋产业、企业管理方面的培训或者论坛,有机会我们也要走出去听听、看看。”
“明白,凡哥!”
夜深人静,林凡再次调出系统界面。气运值稳稳地停在了 55.0 。
他注意到,在【辅助功能】栏位,【精准气象预测系统】旁,有一个新的图标在微微闪烁——【潮汐与海流动态模型(初级)】。
他点开说明:“可模拟显示指定海域未来72小时的潮汐变化与主要海流走向,有助于规划航行路线和渔业生产。”
这真是及时雨!无论是近海养殖管理,还是未来的远洋探索,精确的潮汐和海流信息都至关重要。
于此同时,手机响起提示音,是省研究所陈教授发来的信息:
“小林,关于那种深海透明钩虾体内新型低温酶的研究,有了突破性进展,预计应用前景广阔!另外,我们研究所下个月有一个关于‘深海生物资源与可持续利用’的学术交流会,我想推荐你作为特邀嘉宾,分享你的‘金藻-珠贝’生态混养实践,你有兴趣吗?”
林凡看着信息,又看了看系统中那片等待探索的深蓝坐标,嘴角微微上扬。
陆上的产业在稳步推进,人才的根基在夯实,深海的秘密在召唤,更广阔的学术舞台也发出了邀请。
归乡的喜悦渐渐沉淀为前行的动力。
林凡知道,东源村是他梦想起航的港湾,但未来的航程,必将驶向更浩瀚的星辰大海。
新的潮信已经到来,他和他逐渐成型的“海洋帝国”,准备好了再次扬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