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潮汐之间的分量(1 / 2)

晨光尚未彻底染亮海平面,林凡已经站在了码头尽头。

咸腥的海风带着凌晨的凉意,拂过他日渐沉稳的面庞。视野一角,【智能管理日志】无声地刷新着“林氏一号”渔场的生态数据,一切平稳。

然而,另一种无形的“数据”——村里近来关于滩涂租金的闲言碎语,却在他心头挥之不去。

“得尽快把‘村集体发展基金’的事落定。”

林凡心里想着,这不仅是为了堵住悠悠众口,更是为了产业长远发展凝聚人心。他转身,走向已准备出航的“海丰号”。

今天的目标,是“林氏一号”渔场更东侧的一片未知水域。

根据【生态模拟器】的推演和近期捕捞数据交叉分析,那里可能存在一个季节性的小型鱼群通道。

“阿明,今天还是你带队。”

林凡登上船,对正在检查渔网的阿明说道,“重点是东经121.87°,北纬28.36°附近那片扇形区域。注意观察水流和海水颜色变化。”

“明白,凡哥!”阿明点头,如今他指挥若定,早已不是当初那个毛毛躁躁的小伙子。

林凡没有随船出海,他选择留在岸上。

一方面需要处理基金成立的文书工作,另一方面,他有意进一步锻炼阿明的独立指挥能力。

他通过绑定的系统,能实时感知到“海丰号”的大致方位和【坚韧的木桨】传来的、关于水下环境那玄妙的平稳感,这让他足够安心。

“海丰号”破浪前行。抵达目标海域后,阿明没有急于下网,而是按照林凡教导的方法,先绕行观察。

他注意到一片水域的颜色略深于周围,且水面有细微的、不同于波浪的涌动。

“减速,就是这里。”阿明凭借日益积累的经验判断,“下拖网,慢速行驶。”

船员们熟练操作。

当沉重的渔网缓缓收起时,网中银光炸裂,不仅有大片的鲐鱼和沙丁鱼,更令人惊喜的是,竟夹杂着数十条肥美的野生大黄鱼!金灿灿的鱼身在甲板上跳动,在朝阳下折射出令人心醉的光芒。

“我的天!是黄鱼!大黄鱼!”一个老船员激动地声音发颤。这种曾经在东海近乎绝迹的珍贵鱼种,每一次出现都像是大海的恩赐。

消息通过无线电传回时,林凡也感到一阵欣喜。

这不仅是一次丰厚的经济收获,更验证了他和系统对渔场资源判断的准确性。

他立刻指示:“优先保障黄鱼存活,用最好的供氧设备!立刻联系赵老板,他有最高端的渠道。”

就在“海丰号”满载而归的下午,东源村久未响起的村委大喇叭传来了老村长的声音,通知召开全体村民大会。

晒谷场上,人头攒动。

村民们显然都听说了“海丰号”捕获大黄鱼的消息,脸上洋溢着与有荣焉的兴奋,看向林凡的眼神也更加热切。

吴老四几人蹲在角落,抽着烟,眼神复杂。

老村长没有过多寒暄,直接切入主题:“今天叫大家来,主要有两件事。第一,咱们村的‘海丰号’,今天在林凡规划的新渔场,捞上来几十条野生大黄鱼!”

场上顿时一片哗然,赞叹声、羡慕声此起彼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