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石头摸得好啊!”老村长用力拍了拍林凡的手背,眼神里是全然的信赖,“现在村里人都跟着你干,劲头足着呢。你放手去做,村里的事,有我。”
送走老村长,林凡的心更加安定。
他回到自己那间兼做办公室和书房的小屋,桌面上摊开着几本关于《海藻化学与深加工》、《海洋生物活性物质提取》的书籍,还有几份他做的笔记。
海藻的直接销售利润已经可观,但林凡的野心不止于此。
通过阅读和学习,他深知这些看似普通的海藻,蕴含着巨大的深加工潜力——藻胶、膳食纤维、乃至某些具有特殊保健功能的活性物质,其价值远超初级农产品。
这才是真正能让产业升级,带来几何级数增长的关键。
他意念微动,调出了系统的【初级生物实验室模拟】功能。
之前,他主要用它来模拟养殖环境。
现在,他尝试输入一些从书本上学到的基础提取工艺参数,结合【藻类生长促进剂配方】的原理,模拟对龙须菜进行粗提物萃取的实验。
虚拟屏幕上,数据流开始滚动,一个简化的实验室环境出现,模拟着提取过程。
结果显示,理论上可行,但效率和纯度远达不到商业化标准。
“果然,光有配方和模拟还不够,需要更专业的设备和技术积累。”
林凡并未气馁,反而更加明确了下一步的方向。
直接从深加工切入难度太大,更稳妥的路径是,先巩固和扩大养殖规模,同时积极寻求与专业科研机构或企业的合作机会。
上次去省城参加的研讨会,或许可以成为一个人脉突破口。
他拿起笔,在笔记本上写下了新的规划要点:
1. 巩固基本盘: 确保“海丰号”捕捞作业与“林氏一号”渔场的可持续产出。
2. 扩大海藻养殖: 利用现有成功经验,逐步扩大养殖面积,优化促进剂使用方案。
3. 人才深度培养: 重点培养小玲在数据分析和项目管理方面的能力,为后续更复杂的企业运营做准备。
4. 探寻合作机遇: 留意与高校或生物科技公司的接触机会,为海藻深加工铺路。
写完这些,林凡长舒一口气。
窗外,阳光正好,将整个东源村和海面镀上一层金色。
过去的辉煌收获已然沉淀为坚实的基石,而未来的蓝图,正在他笔下和心中缓缓展开。
他知道,脚下的路还很长,但从一个被怜悯的“二流子”到如今带领一村人寻找新希望的“领头人”,他已然拥有了足够的底气与决心,在这片蔚蓝的疆土上,继续深耕下去。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广阔无垠的大海,那里不仅有丰饶的资源,更有着无限的未知与可能,等待着他去探索和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