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海雾还未完全散去,林凡已经站在自家小院中,目光凝视着只有他能看到的虚拟屏幕。
气运值昨晚终于突破了10.0大关,【辅助功能】区域完全点亮,不再像之前那样模糊不清。
他心念一动,先点开了【资源日志】。
界面简洁明了,列出近期渔获的种类、重量估算、交易金额,甚至还有简单的趋势图
。最令他惊喜的是,日志对他手动记录的龙须菜生长情况人工鱼礁生物附着观察进行了归纳分析,底部一行小字提示:渔场资源总量稳定,龙须菜生物量环比增长显着。
这功能实用。林凡低声赞叹,有了这个,他对林氏一号渔场的管控将更加精准。
接着,他打开【微型气象站】。虚拟界面模拟出一个简洁的仪表盘,显示当前温度、湿度、风速、风向,以及未来12小时的天气预报:晴间多云,东南风3-4级,适宜出海。
看到适宜出海四个字,林凡心里踏实了许多。
虽然老渔民也懂得看天吃饭,但如此精确的预报,无疑是给安全上了道强有力的保险10。
早饭过后,林凡驾着他的小木船,迎着初升的朝阳,再次驶向他的秘密宝库——林氏一号渔场。
今日气运是【白银】,海面风平浪静,正如预报所说。
例行捕捞收获颇丰,青蟹、石斑、各种贝类,网网不空。
但他并未贪婪,依旧严格遵循着自己定下的规矩,挑出未达规格的幼鱼小心放归大海。
忙完捕捞,林凡从防水盒里取出那叠【水质与养分快速测试纸】,划着船来到他规划中的实验田区域——那片已经投放了部分人工鱼礁、移植了龙须菜苗绳的海域。
他小心翼翼取水样,将测试纸浸入,对比着色卡,记录下几个关键数据。
氮、磷含量比上次又高了点,不错。
他喃喃自语,随即尝试着将这些数据在脑海中【资源日志】。
日志界面立刻更新,生成了简单的对比曲线,并附言:该区域营养盐水平持续改善,趋于稳定,适宜贝类底播或吊养。
数据支撑下的判断给了林凡更大的信心。
他不再犹豫,从船舱里拿出早就准备好的几根削尖的木桩和一把小锤子,选定几个点位,费力地将木桩砸入海底泥中,露出水面一小截,作为实验田的初步标记和未来悬挂养殖吊笼的支撑点。虽然只是最简单的物理标记,却标志着他的海洋农耕梦想,迈出了实实在在的第一步。
时近中午,林凡坐在船头休息,啃着干粮,习惯性地再次查看【微型气象站】。
然而,界面上的信息让他瞬间绷紧了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