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突破万元,让林凡有了更进一步投资的底气。
一直靠潜水和钩钓,效率有上限,且过于依赖个人体力和高气运。想要稳定、可持续地获得更多收获,置办网具是必然的选择。
但这并非易事。
渔网种类繁多,拖网、刺网、围网……用途各异,价格也相差极大。更重要的是,在哪里下网、何时下网、如何收网,这些都是深奥的经验学问,绝非看书本就能完全掌握。
林凡再次展现出他的谨慎和好学。他没有急着去镇上购买昂贵的网具,而是开始了他的“学徒”时光。
【今日气运:黑铁(诸事不宜)】
【今日气运:青铜(小有机遇)】
他特意选择气运普通的日子,减少了出海捕捞的时间。更多的时候,他泡在码头上,看村里的老渔民们整理、修补渔网。
他最常见的就是去看老王干活。老王用的是最常见的流刺网,针对特定水层的鱼群。林凡也不空手去,有时带包便宜的烟,有时就帮着理理乱掉的网线,递个工具。
“王叔,这网眼大小是有讲究的吧?我看您这几片网好像不太一样?”林凡找准机会,虚心请教。
老王对这个肯学又懂事的后生观感很好,一边麻利地穿梭引线,一边解释道:“那可不!网眼大小决定了抓什么鱼。
想抓大点的鲈鱼、马鲛,网眼就得这么大。”
他一边用手比划着,一边解释道:“如果想要捕捞到小黄鱼和白姑鱼,那么渔网的网眼就必须要细密一些才行。
要是胡乱地下网,不仅会亏本,还可能会遭到别人的责骂呢。”
林凡聚精会神地听着,将这些要点一一牢记在心中。等对方说完后,他紧接着问道:“那要怎么才能知道哪里有鱼群呢?难道仅仅是通过观察水色吗?”
老王笑了笑,继续说道:“这可不仅仅是看水色那么简单哦。水色、潮流、季节、天气,这些因素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呢。我们的老祖宗可是留下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啊!”
说到这里,老王似乎打开了话匣子,兴致勃勃地讲了起来:“有时候啊,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海鸟的动向来判断鱼群的位置;还有的时候呢,需要留意水里冒出来的‘鱼筋’,也就是鱼群活动所引起的水面细微变化。此外,还得记住一些特定的地方,比如哪块海底有沟,哪块有坡,因为不同的鱼类喜欢栖息在不同的地方。”
这些经验之谈对于林凡来说,简直就是无价之宝。
他的【木桨】虽然能够感知到水下的异常情况,但是如果能够结合这些老经验,那么他就能够更加准确地判断出那些“异常”究竟是什么,以及是否值得下网捕捞。
除了老王,他也观察其他用不同网具的渔民,看他们如何整理长长的拖网,如何布置地笼网等等。他看得多,问得少,但每一个细节都记在心里。
晚上回家,他就在小本子上写写画画,结合白天的见闻和书本知识,琢磨着自己该买什么样的网,初步预算多少。
几天后,他觉得心里有点底了。
他再次去了镇上的渔具店。这次目标明确,他需要一些相对简单易上手、适合他小船作业的网具。
在店主的推荐下,他精心挑选了几片不同网眼的流刺网,又买了十几个地笼(专门用来捕捉螃蟹、龙虾等底栖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