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气运依旧是【青铜(小有机遇)】。林凡已经平常心对待,带着一铲一钩再次出门。
上午的赶海波澜不惊,凭借工具的优势,收获依然稳定且优于普通渔民。他将几条不错的鱼和几只肥蟹单独放在网兜里,准备送去给老村长尝尝鲜。
这两年他虽然消沉,但谁对他好过,他心里记得。老村长前天的几句关心,他念着这份情。
提着网兜来到村长家院门口,正好看到老村长在院子里收拾渔网。
“村长爷爷。”林凡喊了一声。
老村长抬起头,看到是林凡,又看到他手里提着的鲜鱼肥蟹,脸上露出笑容:“是小凡啊,快进来!哟,这又是刚赶海回来的收获?自己留着吃呗,给我这老头子送啥。”
“今天收获还行,这几条鱼和蟹挺肥的,给您和奶奶添个菜。”林凡笑着把网兜递过去,“以前没少麻烦您。”
“你这孩子,客气啥!”老村长嘴上说着,还是接了过来,眼里透着欣慰,“进来坐坐,喝口水。”
林凡本想推辞,但看到老村长热情,便跟着进了院子。
院子打扫得干净利落,角落里堆着些修补渔网的家伙事,充满生活气息。
老村长给他倒了杯凉茶,打量着他:“气色是越来越好了,看来是真下定决心好好过了。这就对了嘛!咱们渔民,靠海吃饭,只要手脚勤快,饿不着!”
林凡喝着水,点点头:“嗯,我知道了。”
“有啥打算没?总不能天天就赶点小海吧?”老村长看似随意地问道,“有没有想过弄条小船?近海转转?或者跟你王叔他们学学放网?收获能多不少。”
小船?近海?
林凡心里一动。这个问题,他其实已经想了两天了。
仅仅在潮间带赶海,收获终究有限,而且极度依赖潮汐和运气(明面上的)。想要更大发展,有条小船能出海,无疑是必经之路。
而且,他兑换列表里那个尚未解锁的、模糊的新图标,会不会就和船上作业有关?
但他表面上还是露出些为难和赧然:“是想过……可是,村长爷爷,您也知道我……买船、修船都要钱,而且我现在这技术,也不敢一个人贸然出海……”
这是大实话。一条最破旧的小木船也要不少钱,维护更是个无底洞。
而且他两年没碰船,手生得很,近海看似平静,暗流礁石也不少,风险不小。
老村长点点头,表示理解:“嗯,是这么个理。钱要攒,技术也得练。这样,以后要是看到你王叔、李伯他们修船、补网,有空就过去搭把手,递个工具、搭个线头,跟着学学看看,不急着上手。都是乡里乡亲的,你肯学,他们多半也愿意教。等手熟了,钱也攒点,到时候看看谁家有旧的、要淘汰的小船,便宜点盘下来先练着。”
老村长的话句句在理,充满了长辈的关怀和切实可行的建议。
林凡心里暖烘烘的,认真点头:“哎!谢谢村长爷爷,我记住了!以后一定多去看看,多学学。”
又坐了一会儿,聊了些村里的闲话,林凡便起身告辞了。
离开村长家,林凡心里的念头却活络开了。
小船……近海……
这无疑是他下一步的目标。但正如他所说,钱和技术都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