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迦叶参神,神器初现(1 / 2)

终南山脉蜿蜒西去,云雾缭绕间,迦叶寺的鎏金佛顶隐约可见。山路崎岖陡峭,马蹄踏在青石板上,发出清脆的回响,两旁古木参天,枝叶交错如穹顶,遮天蔽日,只漏下零星光影。

“再有半个时辰,便能抵达迦叶寺了。”公孙策勒住马缰,折扇指向前方云雾深处,“传闻迦叶寺始建于南北朝,历代高僧圆寂后皆葬于后山塔林,寺中珍藏的佛宝不计其数,更有皇家御赐的法器,戒备极为森严。”

包拯点头,目光凝重地扫视四周:“此处山高林密,正是埋伏的好地方,大家务必小心。”经历了清风镇的圈套,他如今愈发谨慎,一手紧握缰绳,一手按在腰间的尚方宝剑上。

慕容凝催动灵力,指尖泛着淡淡微光,仔细感知着周围的动静:“放心吧,附近没有埋伏的气息。不过……”她话锋一转,眼神中闪过一丝异样,“我隐约察觉到一股微弱的灵力波动,似有似无,像是某种法器散发出来的。”

展昭也颔首附和:“郡主所言极是。方才路过山坳时,我便察觉到有几道身影在林间闪过,速度极快,不像是普通的山匪或僧人。”

说话间,前方山路豁然开朗,迦叶寺的山门赫然出现在眼前。山门由巨大的青石板砌成,高达三丈有余,上面刻着“迦叶寺”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字体鎏金,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山门前站着两名僧人,身着灰色僧袍,手持禅杖,目光炯炯,警惕地打量着来人。

“来者何人?竟敢擅闯迦叶寺圣地!”左侧的僧人上前一步,禅杖在地面一点,发出“咚”的一声闷响,语气威严。

包拯翻身下马,上前拱手道:“在下包拯,奉大宋皇帝之命,前来迦叶寺参神祈福,还望大师通报一声。”说罢,从怀中取出尚方宝剑和圣旨,递了过去。

僧人接过圣旨和宝剑,仔细查验一番,确认无误后,神色恭敬了许多:“原来是包大人,失敬失敬。方丈早已接到圣旨,命小僧在此等候。请随小僧入寺。”

众人跟着僧人走进山门,穿过前殿、天王殿,沿途所见皆是古朴的殿宇和虔诚的僧人,香火缭绕,梵音阵阵,与山下的喧嚣判若两个世界。寺中庭院整洁,石板路被打扫得一尘不染,两旁种植着许多奇花异草,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方丈是一位年逾古稀的老僧,法号“了尘”,身着红色僧袍,面容清癯,眼神浑浊却透着睿智。他亲自在大雄宝殿外迎接众人,双手合十道:“包大人,郡主殿下,公孙先生,展护卫,一路辛苦。老衲已备下素斋和禅房,请随老衲来。”

“有劳方丈。”包拯拱手回礼,“此次前来,除了参神祈福,皇上还命在下调查一件与天芒相关的案子,可能会叨扰寺中清净,还望方丈海涵。”

了尘方丈眼中闪过一丝异样,随即恢复平静:“包大人奉旨查案,老衲自然全力配合。只是迦叶寺乃清修之地,还请大人查案期间,尽量不要惊扰寺中僧众。”

“方丈放心,在下省得。”包拯点头应允。

众人跟着了尘方丈来到后院的禅房,禅房干净整洁,陈设简单,却透着一股宁静祥和的气息。稍作歇息后,了尘方丈便让人送来素斋,四菜一汤,虽无荤腥,却做得精致可口。

席间,包拯试探着问道:“方丈,在下听闻迦叶寺中珍藏着许多上古法器,不知是否属实?”

了尘方丈放下碗筷,双手合十道:“迦叶寺传承千年,确实收藏了一些历代相传的法器,但大多是用来供奉佛祖、镇寺辟邪的,并无什么特别之处。”

慕容凝注意到,当包拯提到“法器”二字时,了尘方丈的眼神微微闪烁了一下,显然有所隐瞒。她不动声色地说道:“方丈有所不知,此次我们追查的天芒案,与一件上古神器有关。传闻这件神器暗藏天芒的秘密,而迦叶寺作为千年古刹,或许会有相关的记载或线索。”

了尘方丈沉默片刻,缓缓说道:“郡主殿下所言,老衲略有耳闻。只是天芒之事太过玄妙,寺中虽有一些古籍记载,却也语焉不详。若包大人需要,老衲可以让人将古籍取来,供大人查阅。”

“多谢方丈。”包拯心中一喜,连忙道谢。

饭后,了尘方丈让人送来一叠厚厚的古籍,都是些泛黄的线装书,上面记载着迦叶寺的历史和一些佛教经典。公孙策和慕容凝立刻投入到翻阅古籍的工作中,包拯和展昭则在寺中四处查看,希望能找到一些蛛丝马迹。

慕容凝翻着一本名为《迦叶秘录》的古籍,书中记载着迦叶寺历代高僧的轶事和一些秘闻。突然,一段文字引起了她的注意:“梁武帝年间,东瀛使臣献三大神器,曰八咫镜、草薙剑、八尺琼勾玉,言神器之中藏有长生之秘,帝命迦叶寺高僧守护。后战乱起,神器不知所踪,唯留‘三器归一,天芒现踪’之语。”

“公孙先生,你看这个!”慕容凝连忙将古籍递给公孙策,语气中带着兴奋。

公孙策接过古籍,仔细阅读那段文字,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果然!东瀛三大神器果然与天芒有关!看来‘三器归一,天芒现踪’并非虚言,只要集齐这三件神器,就能找到天芒的下落。”

“只是,这三大神器如今在哪里?”慕容凝疑惑道,“古籍中说战乱起后神器不知所踪,难道是被人偷走了?”

“可能性很大。”公孙策点头,“结合之前的线索,耶律烈与东瀛势力勾结,想必就是为了夺取这三大神器,进而找到天芒。而清风镇遇到的苏婉及其同伙,恐怕也是冲着神器而来。”

两人正商议着,展昭推门而入,神色凝重:“包兄,郡主,公孙先生,我们发现了异常。后山塔林有一座佛塔被人动过手脚,塔门的锁被撬开了,里面似乎有打斗过的痕迹。”

“什么?”包拯心中一凛,“快带我们去看看!”

众人跟着展昭来到后山塔林,这里共有数十座佛塔,高低错落,排列整齐。展昭所指的是一座位于塔林深处的佛塔,塔身较高,通体由青石雕琢而成,塔门的铜锁已经被撬开,掉落在地上,上面还有明显的剑痕。

包拯走上前,推开塔门,一股腐朽的气息扑面而来。塔内阴暗潮湿,地面上散落着一些破碎的僧袍布料和几滴干涸的血迹,显然这里发生过打斗。

“看来有人比我们先一步找到了这里。”公孙策蹲下身,仔细查看地面上的血迹和布料,“血迹还未完全干涸,打斗应该发生在昨晚。这些布料是迦叶寺僧人的僧袍,看来守护佛塔的僧人已经遇害了。”

慕容凝调动灵力,仔细感知着塔内的气息,眉头微蹙:“我察觉到一股熟悉的阴诡气息,与东瀛忍者身上的气息很像。看来是东瀛忍者干的。”

“他们为什么要袭击佛塔?难道三大神器藏在这里?”包拯疑惑道。

众人在塔内仔细搜查,却并未发现神器的踪影,只在塔底的石壁上发现了一个奇怪的凹槽,形状与八咫镜、草薙剑、八尺琼勾玉的轮廓极为相似。

“看来这里确实是存放三大神器的地方。”公孙策指着凹槽说道,“只是神器已经被东瀛忍者偷走了。”

“不对。”慕容凝摇了摇头,眼神中闪过一丝疑惑,“如果神器已经被偷走,他们为什么不毁掉这里的痕迹?反而留下这么明显的打斗痕迹,像是故意引我们来这里一样。”

包拯也觉得有些不对劲:“凝霜说得有道理。这其中恐怕有诈。”

就在这时,了尘方丈带着几名僧人匆匆赶来,看到被撬开的塔门和塔内的景象,脸色大变:“这……这是怎么回事?守护这座佛塔的慧能师弟呢?”

“方丈,我们怀疑慧能大师已经遇害了。”包拯沉声道,“这座佛塔是存放东瀛三大神器的地方吧?神器如今已经不见了。”

了尘方丈脸色苍白,身体微微颤抖:“包大人……老衲……老衲对不起皇上的嘱托,没能守护好神器……”

“方丈,事已至此,自责也无济于事。”慕容凝安慰道,“我们怀疑这是东瀛忍者干的,他们故意留下痕迹,引我们来这里,或许是想趁机偷袭我们。”

了尘方丈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狠厉:“这些东瀛贼子,竟敢闯我迦叶寺,杀害我寺僧人,抢夺佛宝,老衲定不饶他们!”

“方丈放心,我们一定会查明真相,找回神器,为慧能大师报仇。”包拯坚定地说道。

众人返回禅房,重新商议对策。公孙策折扇轻摇,神色凝重:“东瀛忍者偷走神器,却不急于离开,反而留下痕迹引我们前来,想必是设下了埋伏,想要将我们一网打尽。”

“他们的目标不仅是神器,还有我们手中的天芒地图。”慕容凝补充道,“清风镇的苏婉虽然逃脱,但她的同伙肯定还在附近,与东瀛忍者汇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