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更)
与此同时,牧野医科大学,教授宿舍。
“什么?你说这孩子突然展现出了非常强的数学天赋?”
“多强?数学成绩突然进步了吗?”
“满分?还是竞赛题?别开玩笑啊老同学,高中竞赛题能做满分,就算是入门的竞赛题,智商也要在人群的前千分之一。”
万教授正与刘飞燕通话中,一边说,一边还啼笑皆非地在电脑上记录着。
牧野医科大学在国内排名前三,他作为脑科学研究中心主任,且还是心理学系终身教授,对青少年神经以及心理的发展走在世界前沿,知道这种情况几乎不可能发生。
“你之前还和我说他学习很差劲的,数学连及格都考不到,那个时候你觉得他有这方面潜质吗?”
电话那头刘飞燕道:“没有,不过他最近实在是太反常了,先是疯疯癫癫的,现在又这样,实在是让人担心啊。”
万教授闻言记录停了一下:“如果这个竞赛题他不是作弊的话,那就代表,他的智商在短时间内突飞猛进,这可能是短时间内的神经突触异常发育……”
“这么看的话,他疯疯癫癫的倒也合理,说不定是在神经突触野蛮生长的过程中长了不该长的枝枝叉叉……天才大多数都疯疯癫癫,就是这个原因。”
“这倒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案例。”
“不过,这都建立在,你说的这一切真实的情况。”
刘飞燕:“绝对真实,那个竞赛题试卷是学校花钱买来的,上网搜答案都不好搜,他根本没办法作弊。今天我们学校教务处主任原本要赶他走,看到他满分试卷之后,那个态度,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万教授闻言将记录结束,笑道:“如果这样的话,我倒是要亲自去你们学校一趟,去见见这个学生了。”
“真是羡慕你啊飞燕,能够接触到这个年纪的年轻人,这个年纪,脑神经正处在突触爆炸式修剪与重构的黄金期,像春天破土的竹芽,带着摧毁旧逻辑的野蛮生长力。真好啊……”
“嘁!羡慕你也可以来教中学啊。”电话那头刘飞燕埋汰道。
“哈哈,也不是没有可能……”
万教授为自己倒上一杯茶,坐在教授公寓的沙发上:“我刚刚接触科研的时候,总是对科学的尽头是神秘学嗤之以鼻……认为科学终有答案。”
“但最近,我有些迷茫了。”
说到这里,他有些自嘲式地笑笑:“也没什么,你可以把这理解为科研人员的虚无感牢骚。”
刘飞燕听着万教授的话,沉默半晌:“有什么具体的原因吗?”
万教授喝上一杯茶:“2003年的时候,欧联组织了一个极其庞大的科研项目,参加项目科学家,以脑科学为主、此外还有物理学家、化学家……能参加者,无一例外全都是当时世界上最顶尖的科学家,一些顶尖医院具有超强临床经验的医生也参与到其中。”
“我作为国内最年轻的博士毕业生,也跟随我导师参与了这个项目。”
“项目名称叫做盖娅之弦。”
“当时不知耗费了多少人力物力,通过脑机接口,收集了23万志愿者的脑神经信号。”
“发现一个惊人的结果……当这些志愿者身处不同位置,观看相同的符号时,前额叶γ波呈现0.的计划,后来发生了什么?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吗?”
万教授笑道:“当时我也觉得这个结论有点太扯了,恐怕是这帮科学家联合起来骗欧联钱的计划。”
“有科学家提出,要建设【全球量子神经传感网】,在深海建设120个磁场监测站,通过测量海蓝星次磁场微扰,来反推出‘联结意识场’的变化。”
“这个项目要花费天量的财富。”
“可三年前,突然有人告诉我,这个【全球量子神经传感网】建成了,并且已经投入使用,欧联科学家还将相关的检测数据同步到了我的实验室里。”
“我也就看了三年相关的数据,发现其中显示的【全球神经量子相干指数】,确实和当年的推论有些符合。”
“这个指数的正常值设置为,平日里,这个数值的波动-5-5之间,比如当世界杯等盛大赛事出现时,这个指数会上涨10点左右,当强烈地震等天灾出现时,会减少10点左右。”
刘飞燕分析道:“这么看,起码整个模型还有点用,虽然不知道能不能代表存在‘联结意识场’。”
“我也这么看,觉得当年推理出来的理论,或许真的适用于测量‘联结意识场’。”
万教授突然叹了口气:“但问题就出现在前段时间。”
“在一周前,这个数值突然上升了10点,我查遍了全海蓝星的新闻,也没有找到任何一次天灾的出现。”